2024年北京博物館接待觀衆超過9000萬人次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黃鑫宇)近年來,國內出現“博物館熱”,各種類型的博物館越來越受到大衆的青睞。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文化資源富集。圍繞博物館建設,北京有哪些佈局謀篇?

1月15日,圍繞“深化改革促發展”主題,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了第一場新聞發佈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霍志靜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以下爲霍志靜的回答實錄:

近幾年博物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博物館建設也是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去年年初,我們編制印發了《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4—2035年)》,按照這個任務書、路線圖全面推進相關工作。

北京文化資源富集,博物館發展很快,僅去年一年,全市新增15家備案博物館,29家類博物館,目前全市已有備案博物館241家,掛牌的類博物館59家,這個體量不僅在國內,在全球城市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去年北京博物館接待觀衆超過9000萬人次,新開放的大運河博物館,全年人流量超260萬人,這些數據也爲我們下一步建設好博物館之城帶來更大底氣和信心。

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我們在博物館領域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加大改革力度、加大優質內容供給力度,更好激發博物館事業發展活力。

例如,去年年底我們剛剛制定印發了《關於開展文化文物單位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今年將正式開始實施,激發博物館內部改革。在展覽方面,今年也將有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大展陸續亮相,比如首都博物館將推出“中華文明起源”系列之“殷墟展”、南海古代沉船精品文物展,將有一批重磅文物來京展出;本週剛剛啓動“京津冀博物館裡過大年活動”,以“文物告訴你 何以中國節”爲主題,聯動京津冀三地文博資源,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展覽內容。

今年5月至10月一年一度的北京博物館季,將會以月爲單位設定主題,整合不同博物館的大展資源向大家推介;特別要提到,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北京舉辦,我們將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引入國內外博物館資源,聯動策劃一系列展陳活動,讓大家有更多機會感悟歷史、感受博物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