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首例豬腎移植成功,很多人有救了
3月25日(星期一)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1、正在建設中的天文臺將更精準地描繪宇宙大爆炸後的餘暉
宇宙學家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敏銳視角準備觀測早期宇宙。位於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Desert)海拔5300米處,西蒙斯天文臺(Simons Observatory)正處於建設之中,它將用來描繪宇宙微波背景(CMB)——即大爆炸餘暉,其精確度將是歐洲普朗克太空探測器的十倍。
該項目旨在發現宇宙微波背景(CMB)中由大爆炸引發的引力波留下的獨特跡象,這些跡象將爲宇宙膨脹提供首個無可辯駁的證據。宇宙膨脹這一極短暫的時期被認爲是宇宙以指數級速度擴張的時刻。在此期間,微觀尺度上的量子波動被認爲播下了宇宙宏觀結構的種子——這包括了現今宇宙中星系團的分佈模式。這項合作由五所美國大學以及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L)共同領導。
該項目得名於數學家、億萬富翁對衝基金投資者及慈善家吉姆·西蒙斯及其妻子瑪麗蓮。西蒙斯基金會爲建造這座天文臺提供了約9000萬美元的資助。
一旦天文臺建造完成,工程師們將啓動長達數月的設備微調和測試過程,之後該天文臺的科學研究計劃才能全面展開。西蒙斯天文臺包括四臺望遠鏡,它們將一起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不同區域的溫度微小變化及其極化——即微波在空間傳播時輻射電場的優先方向。
2、美國首例豬腎移植手術成功:異種器官移植或將加速進入臨牀試驗階段
美國首例豬腎移植手術的初步成功,點燃了研究人員進行更廣泛的豬器官臨牀試驗的希望。此類試驗可能將“異種器官移植”——使用動物器官替換人類受損器官——推進到臨牀試驗階段。
一位62歲的美國終末期腎衰竭患者在3月16日接受了豬腎移植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該腎源自一隻經過69項基因編輯的微型豬,旨在避免器官排斥反應,並減少器官攜帶病毒感染受體的風險。
在美國,包括此次豬腎移植在內的所有動物器官移植到人體的手術都得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作爲“同情性使用”而授予的批准,這種許可僅在患者生命瀕危且無其他治療方案可行的極少數情況下被給予。然而,醫學專家希望,這些新的研究成果將推動FDA向全面的異種器官移植臨牀試驗邁進一步,認爲這一技術“有望爲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新生和希望。”
這項手術還讓臨牀醫生更接近於通過使用動物器官來緩解救命的人體器官短缺問題。在美國,近9萬人正等待腎臟移植,而每年有超過3000人在等待期間去世。
《科學》網站(www.science.org)
懷孕可能使孕婦的生理年齡增加兩歲,但有些人在分娩後會顯得“更年輕”
科學家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雜誌上的一篇報告中指出,懷孕的壓力可能使女性的生理年齡暫時增加兩歲,但這種狀況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逆轉。文章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分娩後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在生物學上可能比懷孕前顯得“更年輕”。
遺傳、壓力和飲食等多種因素會影響不同器官、細胞和組織的生物年齡。這一年齡可以通過被稱爲表觀遺傳“時鐘”的數學模型來計算,這一年齡可能與人的實際年齡有所不同。當某個器官被認爲比個人的實際年齡“老”時,通常意味着它積累損傷的速度更快——這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死亡和患病風險。
鑑於懷孕給身體帶來的巨大壓力,懷孕可能導致加速衰老的發現並不意外。但是,科學家們也找到了證據,顯示這種影響在分娩後身體開始恢復期間有部分逆轉的可能。
《科學時報》網站(www.sciencetimes.com)
氣候變化影響疾病傳播:專家敦促醫療行業爲新的疾病模式做好準備
一個由傳染病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呼籲醫療行業加強準備和認識,以應對氣候變化對疾病傳播的影響。這項名爲“氣候變化中的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in aChanging Climate)”的研究向醫療專業人員發出了有害病原體傳播和出現的警告,並敦促他們更新知識和技能,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引起傳染病的原因多樣,包括真菌、寄生蟲、細菌和病毒。這些疾病可以通過動物與人之間或人與人之間傳播。病媒傳播的疾病,如寨卡病毒、瘧疾和登革熱,由蚊子和蜱蟲等載體傳播的疾病,是傳染病的一種特殊類型。
降雨模式的變化擴大了這些病媒的生存範圍和活動期。更長的夏季和更溫暖、短暫的冬季也與病媒傳播疾病的增加有關。例如,冬季也可能出現由蜱蟲傳播的萊姆病和巴貝斯蟲病。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研究發現肺和大腦之間有直接的交流途徑
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肺與大腦之間存在直接的交流路徑,這一發現可能將改變我們對呼吸道感染和慢性疾病的治療策略。研究表明,肺部利用與疼痛傳遞相同的傳感器和神經元向大腦報告感染存在,進而引起與疾病相關的大腦症狀。這意味着,在治療感染的同時,可能還需要對神經系統的相關病症進行治療。
以往人們認爲,肺部感染和肺炎引發的炎症分子通過血液傳入大腦,從而導致神經系統的相關症狀,這些症狀被視爲免疫系統反應的結果。然而,這項在小鼠身上進行的新研究揭示,這些神經系統的症狀實際上是由肺部直接激活神經系統引起的。
2、生成式 人工智能模型開發新型超級抗菌抗生素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該模型能夠設計出數十億種新型抗生素分子。這些新分子不僅成本低廉,而且易於在實驗室中合成。
由於耐藥性細菌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迫切需要發現新的抗生素。但現代人工智能技術在篩選有潛力的化合物方面存在侷限,特別是研究人員在尋找合成這些由人工智能引導的新藥並在實驗室中進行測試的方法時。
在《自然機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已開發出一種名爲SyntheMol的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此模型能夠設計出新的抗生素分子來對抗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全球最危險耐藥性細菌之一——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3、研究人員在開發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
科學家們正致力於開發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其使用的材料比現有電池板能更高效地轉換太陽能爲電能。
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研究人員及其國際合作者公佈了一種製造鈣鈦礦電池的創新方法,這一成果被認爲對下一代太陽能技術的商業化至關重要。
商業化生產鈣鈦礦電池的一大挑戰在於將鈣鈦礦材料塗覆於玻璃基板上,而這是電池板的關鍵組成部分。目前,這一塗層過程需在充滿非反應性氣體(例如氮氣)的封閉環境中進行,以防止鈣鈦礦材料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損失性能。
這項新研究發現,在塗層前往鈣鈦礦溶液中加入甲酸二甲銨(DMAFo)能夠防止材料氧化,從而允許在開放空氣中進行塗層過程。實驗結果顯示,添加了DMAFo的鈣鈦礦電池展現出了接近25%的光電轉換效率,而目前鈣鈦礦電池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紀錄爲26%。
4、研究發現地球越來越熱,土壤卻越來越溼
一項由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佈的論文顯示,與溫度相比,降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土壤溼度的趨勢。儘管更多的降雨導致土壤更溼似乎並不出乎意料,但這項研究挑戰了長期以來的假設,即全球變暖會使土壤變得更乾燥。
研究團隊發現,由溫度升高引起的乾旱效應,在很大程度上被二氧化碳“施肥效應”所平衡,這一效應使得植物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水資源。與降雨相比,這兩種效應都較爲次要,並且往往會相互抵消,因此降雨成爲影響土壤溼度的主要因素。
這一發現強調了提高降水長期預測準確性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等領域的影響。(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