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換帥之後

堅定不移地爲上市作準備。

作者|鹿堯

距離上次大模型閉門會“西溪論道”還沒過多久,張勇宣佈了辭職,雖然但是,多少還是讓人覺得突然。

畢竟當時,他還在聊ToB創業者現在和未來的壓力,談阿里雲的定位和以後的規劃,那時他是阿里雲的董事長兼CEO,但這個身份僅保留了3個月,現在的張勇,已經帶着阿里合夥人一個稱號和幾十億現金體面離場。

目前的集團董事長是蔡崇信,馬老師的傳奇CFO,接任張勇阿里雲董事長兼CEO職位的是吳泳銘,技術出身,也是阿里創始人之一,在2015年創辦了元璟資本,覆蓋出海、科技製造、新能源、醫療、零售等多領域,投過理想汽車和塗鴉智能。

一時間,阿里再次被推上了浪尖。分析張勇爲何退休的文章鋪天蓋地,字裡行間裡透露出對這家巨型企業未來走向的憂心忡忡,但有一說一,蔡崇信、吳泳銘這兩位的接盤,又讓人覺得寄予厚望。

在這件事裡,阿里雲是最值得關注的1/6,上半年阿里內部改革1+6+N,張勇卸任集團職務的時候,接下阿里雲並出任董事長CEO,以至於讓這家獨立出來的新公司被看作是全村的希望。

然而阿里雲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雖然營收在上漲,但如果對比華爲雲、運營商雲這些同類玩家,它的份額是在不斷被壓縮的,利潤也沒有達到滿意的程度,天翼雲上半年營收五百多億了,全年超過一千億問題也不大,阿里雲的壓力越來越大。

加上這半年以來,集團內部的戰投合作、內部改革以及分拆上市,層層受阻。之前甚至請了創始人王堅出面坐鎮,至於細節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阿里雲的矛盾也不小。

但相比之下,更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在吳泳銘接任後,阿里雲到達了一個什麼階段,後面怎麼走,這些值得放檯面上講一講。

01

阿里雲和它的各屆領導

關於吳泳銘的個人經歷,已經不必贅述,相比阿里的其他創始人,在這次調整之前,他是阿里的第一代程序員,出鏡其實並不多,負責過集團基本所有主營業務的CTO,淘寶、支付寶、阿里媽媽的代碼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吳泳銘並不只是個純技術人才,也絕不是職業經理人。他懂商業,也懂投資,更重要的是,對阿里業務的來龍去脈全程參與並且非常熟悉,馬老師很信任他,不管是和阿里內部的人,還是外部,吳泳銘的人緣和資源據說都相當頂。

回到阿里雲,歷任負責人除了王堅,之後是胡曉明,當時外部正值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各種風口的創業公司蓄勢待發,中小創業公司沒有自主搭建IT架構的能力,從而利好了阿里雲的業務導向,帶來了最初的商業化紅利。

現在看來,也的確是在胡曉明時期,確定了主要面向中小企業商業模式的基本框架,每季度營收實現超100%的高速增長,營收規模和AWS相比差距縮短到個位數,最終把阿里雲的市場給打了下來。

等到張建鋒接手的時候,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把阿里雲的側重,從營銷端、銷售端,轉向更專業的技術和產品端,獲取更多的大客戶,尤其是政企一類的客戶。

張建鋒和吳泳銘都是技術出身,同樣被認爲是集團裡少有的技術和商業頭腦均衡的老人,當年集團的中臺戰略和雲釘一體,也都在他的管轄之內。不過現在經歷了拆分,阿里雲徹底獨立,這兩個計劃基本沒什麼人再提了。

張建鋒之後是張勇,交接的導火索被認爲是去年底的香港宕機,不過彼時阿里雲在政企市場的失利已經相當嚴重,華爲雲是一方面,還有人統計,去年上半年的三大運營商的雲業務總和,已經是兩個阿里雲的體量,中國電信近一年的政企數字化大單超過百個,阿里同期只拿到個位數。

集團CEO接手意味着對公司的重視,還有業務進展本身的嚴峻,張勇帶隊阿里雲以來,身上的重任主要是爲了解決營收和拿下更多政企大客戶的難題,他親自到線下跑了不少城市,北京南京港珠澳,等等,開峰會,講夥伴關係,講專屬市場,當時銷售團隊配上了從華爲來的高管傳授經驗,單從形式來看似乎是做對了。

不過後來我們也知道了,張勇沒能帶領阿里雲完成期待的使命,甚至這次調整之後,那些華爲高管,以及內部的人員,會有怎樣的影響和變動,也是衆說紛紜。

那隨着壓力來到吳泳銘這邊,擺在他面前的現狀就很清楚了:

一是AI和大模型下的機遇和挑戰,這裡不僅國內在卷,國外競爭也相當激烈;二是穩步推進阿里雲的上市,這塊交到熟悉資本市場運作的蔡崇信和吳泳銘手裡,意料之中;再者看最新發布的2024財年一季度業績,雲智能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有點難評,增速放緩但相對平穩;還有一堆尚未解決的歷史遺留。

02

一些待解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吳泳銘在全員信中特別強調了一點“用戶爲先”,放在阿里雲身上非常合適。

過去我們提過,阿里雲政企市場失利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指向了它的銷售邏輯,阿里雲一直被稱作“強勢乙方”,銷售喜歡快、準、狠,相比以客戶需求爲中心,更像是以自我爲中心,擅長輸出觀念和教育客戶。

然而,政企客戶需求和流程非常複雜,週期又長,所以這塊一直以來都是阿里雲的短板,缺乏耐心,甚至還傳有壓低合作伙伴利潤的消息。

所以說即使從技術層面看,阿里雲確實非常領先了,飛天也是很牛的大型雲平臺,但跑政企市場同時是個線下服務要求高的差事,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成本高,管理難度不小,如果沒有足夠的沉澱,很難有華爲這種偏傳統公司的能力。

阿里雲肯定是要堅定上市的,現階段主要任務還是排除萬難。

舉個例子,因爲國內產品,尤其是對政企,最關鍵的不在於輕盈便利高科技,甚至也不談性價比,他們往往是專網私有化,做項目定製,即使系統和設備笨重又繁瑣,但爲了流程合規和數據安全也不會去選擇外面的東西。

阿里被政企標籤了很多外資成分,政企是不放心的,他們現在做政務用移動電信的雲偏多,加上政企的數據不可能被阿里截流,也不應該被互聯網公司AI方式進行數據挖掘,從而達到服務自己業務的目的,不管有沒有可能,這些都是顧慮。

有消息透露:阿里雲擬以介紹形式赴港上市,或將從國有企業進行一輪私募融資,集資約100億元至200億元人民幣,潛在投資者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國有資本的加入,或許能夠幫助阿里雲消除市場上的不信任因素”。

除了這些,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以及市場條件和相關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批准等問題,這些規則安排還需要按部就班進行。另外一點,如果要上市,企業在接受審查遞交招股書拉攏股東的各個環節裡,還需要保證它的財務數據要好看。

這裡也涉及到一件爭議蠻多的事,就是之前提到的雲釘一體。結合官方解釋,意思是在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技術支持下,將釘釘放在前端,把協同辦公應用和基礎設施打包賣給客戶,捆綁銷售。

釘釘是個典型的SaaS產品,回憶一下,剛被納入阿里雲的時候,行癲的意思是把釘釘變成一個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的平臺,做新時代的Windows操作系統。

暫且忽略掉SaaS與雲計算在技術上的不相關,外界在評論這件事的時候,認爲好處在於,釘釘用戶多,比如2022年活躍用戶數過億,總用戶數量超過6億,付費的企業級客戶資源體量並不大,還處在增長中,這裡用意就顯而易見了,給阿里雲引流。

有一個疑問,像釘釘這樣對個人用戶來說“用完即走”的辦公軟件,它能給阿里雲實際轉化多少企業客戶呢?

事實上,自從並表後,釘釘本身自己也在摸索自己的商業化路徑,這對於本身就投入過高的阿里雲,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加上阿里雲客戶定位不清晰,難免會導致即便付費客戶不斷增長,阿里雲的營收增長依然失速。

即使不討論技術視角的複雜和不現實,從銷售來看,SaaS的用戶一般是業務一線,財務、人事、生產線,產品採購的決策人也不是做IT的,有些企業客戶需要SaaS,但不一定需要雲計算,他們也不一定聽明白技術含量高的宣講會。

還有人解讀,公有云和SaaS之間的考覈評估和盈利邏輯都不一樣,雲廠商看中的是總營收、總利潤和實際業績增長;國內對於SaaS喜歡考覈覆蓋率,客戶業績實際怎麼樣,不太好說。並且客戶用雲和用SaaS的出發點也不一樣。

這樣一來,如果釘釘和阿里雲捆在一起上市,那麼阿里雲的財報就會很難看,雲計算和SaaS之間的估值差異也會讓這兩塊的價值得不到盡顯。所以說把釘釘和雲拆開來,應該內部想明白了的,也再一次佐證阿里雲上市的決心。

03

一些信號

最近看到一組數據,上個月阿里雲、騰訊雲、華爲雲的中標統計,一共92個,其中9個是單一來源採購,剩下都是公開競標。項目按個數從多到少依次分佈是政務、金融、通信、央國企、傳媒、教育等6個領域。

從數量上看,阿里雲很亮眼,中了48個,6.87億元,項目均值1432萬元。其中20個是政務,5.37億元,11個來自浙江,並且8月份市場上最大的項目,金額2.68億元,就來自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政務雲資源租賃-雲服務項目。

整體來看,對比以前,阿里雲在招標市場上的攻勢越來越猛,這傳遞的倒是一個好的消息。

現在留下的謎團,市面上還沒有官方具體的解答。張勇和吳泳銘都在強調AI和大模型的作用,認爲這是一個新起點。但涉及到人工智能,怎麼處理合規和數據安全的問題,以及考慮到最實際的,業務的翻新,需要更多的專精人才,這塊也需要考慮,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表示,可能又要有一波大的裁員。

之前拆分的時候,張勇強調員工要擺脫對一個大集團的依賴感,所有子公司實行CEO負責制,這個角色類似職業經理人,有一定的時間週期,幹得好繼續,幹不好,董事會就換掉用下一個。這次張勇的退場也間接驗證了這點。

那麼吳泳銘呢?業內有人指出,這次召回蔡崇信和吳泳銘這兩個心腹,一方面說明阿里形勢比較嚴峻,必須要做點什麼了;其次阿里雲,吳泳銘也不一定是長期的接任角色,同時回來的還有前阿里雲的首席架構師唐洪,並且傳出要把無招及其核心團隊重新收編的消息。在公司上市之後,他們或許會從內部,尋找一個更合適的總裁。

本文系新眸原創,申請轉載授權、商務合作請聯繫小新微信:lingshixiaoxin,添加好友請備註公司和職位。

更多內容,點擊下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