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神,谷歌17年老兵爲何轉投字節跳動???
關注飛總聊IT,瞭解IT行業的方方面面。
硅谷傳來大地震——谷歌Fellow吳永輝博士確認離職,結束17年職業生涯,閃電加盟字節跳動AI實驗室。
吳永輝這位2008年就紮根谷歌的老兵,堪稱活體搜索引擎進化史。
從早期優化搜索算法,到2014年殺入Google Brain核心圈層,他參與打造的神經機器翻譯系統至今仍在支撐着谷歌翻譯每秒400萬次的請求。
他參與的RankBrain算法更是重構了全球搜索引擎的遊戲規則。
去年剛戴上谷歌技術界至高榮譽Fellow勳章,兼任DeepMind研究副總裁的巔峰時刻,這位54歲的AI泰斗突然選擇"向東遷徙"。
字節跳動不僅開出頂級薪酬包,更直接讓其執掌大模型Seed團隊科研命脈,彙報線直通樑汝波辦公室。
更奇怪的是, 谷歌竟未啓動競業協議狙擊? 要知道吳博士掌握的搜索算法機密價值連城。按理來說,競業協議太正常不過了。
字節跳動在這個時候設立的這個研究崗位也不一樣,據說承諾不設商業化KPI。 這在TikTok風波的時候,堪稱是敏感操作。
更值得關注的是,吳永輝領軍的Seed團隊定位異常清晰:專注大模型底層架構與AI for Science前沿探索。
換個說法,類似DeepSeek,他要帶領別人在AGI的道路上,探索下一代的技術架構,而不僅僅是堆參數。
那麼,問題來了,谷歌的大模型怎麼樣呢?
谷歌的AI技術儲備人才,也許擅長做的事情,是傳統的AI,不一定是大模型。
所以字節跳動挖人挖到了谷歌,挖上了吳永輝,到底是爲什麼呢?
有人說,吳博士離開谷歌,帶走的不僅是技術遺產,更是谷歌AI黃金時代的精神圖騰。
但是其實也不對,谷歌AI黃金時代,走出去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字節跳動也終於開始關注基礎研究了嗎?
張一鳴在着急什麼呢?
也許,字節踢動,也需要考慮 "長 期主義"了。在這個AGI就是一切的新時代,沒有基礎研究,就無法支撐中國公司的技術野心。
挖人搞基礎研究。 這恰好補上了字節跳動在AGI軍備競賽中的最大短板——相比其他大廠瘋狂堆參數,谷歌也許正在秘密研發下一代基礎架構。
這場人才遷徙風暴正在改寫全球AI版圖:北美科技巨頭把持頂尖學者的時代,出現了來自東方的裂痕。
從在北美頂級打工的華人,變成給中國頂級公司打工的中國人,這場變遷,實在是有點撲朔迷離。
字節跳動能不能長期堅持做基礎研究,我們需要拭目以待。
宣傳一下我的星球,和飛總交個朋友,大家一起進步。3月底前,知識星球最低價50,優惠券減20,到手30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