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客服從堪用到好用之路

(AI客服示意圖與本文無關/臺灣大提供)

拜ChatGPT風潮之賜,愈來愈多人利用AI來製作影音、圖文相關各式文件、簡報、圖像設計,甚至是短影音。你以爲AI是萬能的,理所當然可以充當語音客服嗎?大錯特錯!

因爲上述服務,花的成本很少,只要輸入適當提詞,就可跑出「堪用」的結果,本益比相當高,你沒啥好挑剔。但是客服呢?

客服是最先被AI顛覆的行業之一。近年來,不少消費者在撥打客服專線時,發現接通的已是AI客服。但最早被AI顛覆,就意味着AI客服早就服務到位了嗎?恰恰相反。不用打聽也知道,有多少人對電話客服恨得牙癢癢的!

電話客服是一家企業人力文化展現的最重要場景,偏偏企業主卻認爲AI早就可取代了。不專業的客服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成爲企業的一顆定時炸彈。我甚至認爲,能把客服真正做好的AI公司,就能把其他AI服務做好—它是一個標竿。

人們對於透過電話客服解決問題的要求不像一般文書類AI,60分、80分,而是100分。人工電話客服面對的客戶問題中有幾個特別棘手的部分。這些挑戰不僅考驗客服人員的應變能力,也涉及情緒管理、專業知識和溝通技巧,以下列舉幾例:

例一、情緒化的客戶:許多來電者是因爲遇到了問題才撥打客服,因此可能帶有強烈的負面情緒,例如憤怒、焦慮或不耐煩。客服人員需要在短時間內安撫客戶情緒,並讓對方願意冷靜溝通,這是極大的挑戰。

例二、問題複雜且無標準答案:有些問題不屬於制式流程,例如跨部門的爭議、特殊案例或涉及法規的問題,這類情境往往需要即時判斷或升級處理,增加了解決的難度。

例三、技術性或專業性極高的問題:像是金融、醫療、保險或IT技術支援等領域的客服,常遇到客戶提出高度專業的問題,若客服無法清楚理解,可能會造成誤解或錯誤迴應,進一步影響客戶信任度。

例四、客戶表達不清:有些客戶可能因緊張、專業知識不足或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清楚描述問題,導致客服需要不斷追問,增加溝通成本。

例五、客戶的要求超過公司規範:有些客戶會提出超出公司政策或能力範圍的要求,例如全額退費、額外賠償、特殊優惠等。這時客服需要在堅守公司規範的同時,讓客戶感受到被理解,避免衝突升級。

例六、需要即時決策:有些問題無法等待長時間的內部處理,例如客戶信用卡被盜刷、班機即將起飛卻發生訂位錯誤等。客服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關鍵決策並承擔風險。

其他狀況還包括:處理重複或無理取鬧的來電,在尖峰時段或人手不足時面對高壓環境的心理素質挑戰等。爲何能做好電話客服的AI,就能做好其他的AI服務?AI技術的發展使各種產業的客服自動化成爲可能。其中,電話客服AI更是最具挑戰性的一環。當AI能夠成功應用於電話客服時,通常也意味着它已具備了強大的語言理解、資料處理與自動應對能力。這些核心技術也能夠延伸到其他領域的AI應用,例如智慧客服機器人、電子郵件回覆AI、智慧型推薦系統、智慧助理、醫療問診AI、財務顧問AI等。

最早被AI顛覆的領域就屬AI客服。但容或目前AI客服已從「難用」到「堪用」,但從「堪用」到「好用」仍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多少次,我經歷了痛苦的AI客服而直接選擇它家服務!

企業當然是想借着AI客服來降本增效,但請不要只看「降本」,而忘了「提升客服體驗」,才能真正地「增效」。(作者爲科技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