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ChatGPT、OpenAI、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 軟件席捲各行各業。大家紛紛嘗試AI(人工智能)技術運用,體驗它給工作、學習、生活帶來的改變。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也不甘落後,嘗試在課堂上使用不同的AI軟件。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習作是《二十年後的家鄉》。等學生們寫好習作後,我先把習作截圖或者文字稿輸入“文心一言”,它馬上就對作文作出評判、指出優缺點,還能幫忙潤色、提升。接着,我把修改後的習作輸入“可靈”文字轉換視頻軟件,一會兒工夫,學生們描述的二十年後的場景便出現在了屏幕上。當文字變成可視化的動態視頻後,學生們熱情高漲,驚喜不已。
上《月光曲》一課時,我通過AI技術重現了兩百多年前貝多芬在萊茵河畔的茅屋內給盲姑娘彈鋼琴的畫面。動態的場景、美妙的鋼琴曲,讓學生彷彿置身於真實情境,語言的感悟、情感的體驗,一下子就涌現出來了。有了AI,學生們可以穿越時空與李白、蘇東坡面對面;有了AI,學生們頭腦裡的奇思妙想能瞬間變成可視可感的直觀形象與畫面;有了AI,學生們每人擁有一位虛擬教師、虛擬學習夥伴的設想成爲現實……
AI讓課堂更具生成性。在習作、口語交際等教學中,AI讓課堂更具生成性。如在教學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我的“自畫像”》時,我提前把全班學生的個人風採照輸入電腦。等學生習作寫好後,我通過DeepSeek和即夢軟件,快速生成一張張圖文並茂的學生個人海報。教師在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看圖寫話時,可以利用AI軟件將語音轉化爲文字,然後即時配置出圖文並茂的學習成果。即時生成的學習成果,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地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AI讓課堂更具互動性。能否讓學生與AI來一場較量呢?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裡有一個“辯論”。我讓全班同學當正方,豆包AI當反方,ChatGPT當評委,來一場辯論賽。基於AI軟件運用的課堂更具互動性。這種虛擬與現實相融合的課堂,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喚醒學生挑戰的慾望。
AI讓課堂更具趣味性。AI具有超強的語音轉文字、文生圖、圖生視頻等功能。在學習古詩《贈汪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和汪倫一起置身於桃花潭邊歡送李白。學習文言文《司馬光》一課時,落水的孩子得救了,小夥伴們、大人們、落水夥伴的媽媽趕到現場,會怎麼誇讚司馬光呢?教師可以通過AI讓學生置身於課文場景,激發學生的表達積極性。學習童話故事《咕咚》《動物王國開大會》等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AI事先把課文的情境製作成視頻,讓學生給視頻配音。這些做法,都能讓課堂更加富有趣味。
這些只是AI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基礎運用。相信隨着AI技術的不斷提升,AI賦能教育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強大,AI也一定會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高新區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10日 第05版
作者:羅樹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