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無人機巡海岸 年清582噸垃圾

環境部去年運用無人機結合人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成功辨識並通報及清理各類廢棄物,總量超過五八二公噸,且AI在每個海岸帶自動辨識廢棄物所佔面積、找出髒亂位置等通報可在一天內完成,大幅縮短工作時間提升海岸清潔程度監測效率。

環境管理署昨舉辦記者會,環境衛生組長魏文宜表示,臺灣擁有綿延一九九○公里的海岸線,但受地形限制難以完全依賴人力巡查,因此導入無人機空拍技術,每次飛行精準檢視長達兩公里的海岸範圍。

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和空拍影像拼接處理後,AI自動辨識廢棄物所佔面積、找出髒亂位置進行通報,整體約在一天內完成,相較過去平均一個海岸帶約需一週時間,海岸清潔程度監測效率大大提升。

環管署統計,二○二四年執行十五趟無人機飛行,拍攝五七二六張空拍影像,並完成海岸帶拼接,共辨識四七萬七六三○平方公尺廢棄物面積,辨識率逾八成;另通報廿二件海岸髒亂情形,清理五八二公噸海岸廢棄物。

另環境部最新一一三年向海致敬執行成果書面報告指出,去年第一、二季最易累積海洋廢棄物海岸段皆爲嘉義縣好美寮,第三、四季分別爲雲林縣六輕北側和嘉義縣壽島。

分析垃圾類別,去年以生活垃圾與遊憩行爲垃圾居多,如寶特瓶、吸管、免洗餐具、鐵鋁罐、塑膠提袋等,比率達百分之七十五;其次爲漁業與休閒釣魚垃圾,含釣魚用具、漁業浮球、漁網、繩子等,佔百分之十七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