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行業逐步規範,產業化發展加速
中國銀河近日發佈電子行業研究報告:AI眼鏡行業逐步規範,產業化發展加速。
以下爲研究報告摘要:
事件:2月19日,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S-DreamLab,從基本配置、音頻、圖像、防抖、交互、續航、安全隱私7個模塊、超60個測試項對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鏡的主要使用場景和功能進行全面、客觀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測試。
AI眼鏡快速落地消費級市場:相比於VR眼鏡、AR眼鏡等產品,AI眼鏡具有外觀、價格接近傳統眼鏡,且技術成熟度更高的特性。因此,可以在不改變用戶習慣的情況下提供增值服務,符合“漸進式創新”規律,更容易在消費級市場落地。現象級硬件新品RayBanMeta的銷售情況同樣印證了AI眼鏡在C端的強勢突破。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爲152萬臺,同比增長533%。其中,RayBanMeta銷量爲142萬臺,相比於2021年9月推出的RayBanStories約30萬副的銷量,增長超過300%。
多家廠商入場,信通院推進行業規範、加速產業化發展:2025年,不僅RayBanMeta的熱潮並未褪去,還有更多的廠商進入市場。在2025CES展會上,智能眼鏡成了絕對的主角。根據VR陀螺不完全統計,CES現場展示的AI以及AR眼鏡(同系列的SKU算一個)數量達到47款。雷鳥創新、大朋雷神科技等品牌廠商和歌爾股份、中科創達等供應鏈廠商紛紛展示了眼鏡產品和方案。日前,AI眼鏡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缺乏評價標準,產品良秀不齊中國信通院啓動AI眼鏡專項測試,預示着行業標準化的提速,也爲眼鏡廠商的研發選代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加速AI眼鏡產業化發展進程。
AI眼鏡有望迎“iPhone時刻”,AR+AI眼鏡融臺爲必然趨勢:近期,DeepSeek對端側模型的推動更是給智能眼鏡的發展添柴加薪,wellsennXR預計2025年AI眼鏡出貨量將達到350萬副,同比增長130%,2030年AI眼鏡銷量將快速增長至9000萬副,AI眼鏡即將迎來“iPhone時刻”。相比於手機、電腦、VR頭顯等設備,AR眼鏡不僅是最適合全天佩戴且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智能設備,可以真正的實現“計算設備隱形化”。同時,AR眼鏡也最靠近人體三大重要感官(眼鏡、嘴巴和耳朵),因此被認爲是大模型的理想載體。AR可以拓寬人類視覺邊界,AI可以增強認知效率,兩者交叉融合可以改變人機交互方式,重塑生產力關係。AR眼鏡和AI的融合是人類感知系統的外延革命,也是必然趨勢。
投資建議:看好AI眼鏡的快速滲透和AR+AI眼鏡的融合,建議關注AR眼鏡、AI眼鏡產業鏈公司:水晶光電、騰景科技、韋爾股份、億道信息、天鍵股份、佳禾智能、歌爾股份。
風險提示:AI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AI眼鏡滲透不及預期的風險;技術選代和產品認證不及預期的風險(中國銀河 高峰,鍾宇佳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