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李曉星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把現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好,還要着眼長遠,加快建立舊房‘體檢’和有序更新的改造機制,有針對性地實施房屋建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城市居住品質的重要環節。如何讓“老破小”華麗轉身爲“好房子”?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適應人民羣衆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範,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着民生福祉,一頭連着城市發展,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也承載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截至2024年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爲9435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7%。把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做好,不僅有助於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產業投資,還可以優化城市功能。

2019年以來,關於城市更新的相關政策連續出臺,加裝電梯、增加停車位、增設托育設施、更新改造地下管網……“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聚焦羣衆身邊的小事實事,河南持續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我省連續多年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強力推進。去年,全省計劃開工改造老舊小區25萬戶,實際開工改造31.79萬戶。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堅持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爲惠民生、補短板、擴內需的重要舉措,強化高位推動、創新思路舉措,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走深走實,纔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

持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考驗着各地的執行能力。從實踐來看,改造城鎮老舊小區不僅要改老化的“面子”,更要做好惠民的“裡子”。比如洛陽按照“組團連片、集散爲整”的工作思路,將189個城鎮老舊小區與周邊相鄰小區、可盤活利用的閒置房屋、空閒用地合理組團,構建完整的社區生活圈;鶴壁採用“黨支部+項目部”模式,統籌推進背街小巷治理提升、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兩大行動,這些好案例、好做法,都是問計於民、惠及羣衆的好經驗,值得因地制宜推廣借鑑。

努力有目共睹,但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後半篇文章也至關重要。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只是第一步,如何讓老舊小區改造後不“返舊”並在原有基礎上提升品質,爲居民提供更便利舒適的居住空間?這就要求在設計改造方案時有全盤考慮、長遠打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把現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好,還要着眼長遠,加快建立舊房“體檢”和有序更新的改造機制,有針對性地實施房屋建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還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將“老破小”轉變爲“好房子”,不僅需要政府的規劃,也需要企業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以民生“溫度”標註發展“刻度”,聚焦爲民、便民、安民,期待更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到百姓心坎上,爲人們創造更加方便舒心的高品質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