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平均分34分,拿什麼來拯救鄉鎮小學?核心問題到底在哪裡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鄉鎮中小學一直是非常差的,沒想到過去了十幾年了,現狀依然沒有改善,不僅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反而好像越來越擺爛了。

我們讀小學的時候,還是20多年前,那個時候我們的小學部成績還是不錯的,一個班級前十名的孩子,都相當可以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越來越差。

鄉鎮小學三年級某班平均分34分

湖南一個鄉鎮小學的老師曬出了班級期中考試平均分,一個班48個孩子,最高分88.5分,及格的有6個,班級平均分34.88。

說到這,想起來正在上高中的外甥女,小學在鄉鎮小學讀書,成績是一塌糊塗,六年級畢業的時候,看過她的試卷,當時就是不可思議,覺得智商水平也就三年級。

鄉鎮中學是出了名的差,成績差,校風差,孩子們不學好。

她的媽媽擔心孩子就此廢了,跟很多村子裡其他的女孩子一樣早早的染上一身惡習,決定把孩子送到縣城私立中學讀書,一年學費4萬多,學校環境好,管理嚴格,老師負責。

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考試,貼邊進的,再少考幾分都進不去這所學校(學校招生門檻還是非常低的)。

而她的幾個朋友,就直接進入了鄉鎮中學,到現在小外甥女讀高一,她的同學們相繼輟學了。

是啊,都這個時代了,狀態一點沒改變,跟我們當年的狀態一模一樣,而且好像還不如我們,我們小學的時候成績是相當不錯的,現在小學生挑不出成績好的。

鄉鎮中小學的核心問題在哪裡?

家長喊孩子放進去就沒機會了。

老師喊實在是沒轍了。

鄉鎮中小學的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學校疏於管理,老師心態擺爛,生源極差,三方面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而且學生背後的家長基本對孩子的學業持有的態度就是“不關心”,能上一天是一天,別想讓我多花一分錢,你有本事就上學,沒本事就下來打工。

還是相互選擇的結果吧。

家長對孩子的未來有一點預期的,孩子就繞道而行了。生源是越來越差,稍微有點夢想的老師,也向上走了,學校擺,老師擺,生源差,這就是核心問題。

鄉鎮中小學中,也有個別幾個,最後進入到高考大軍,流入到各個城市。

有是有,就是極少數,這些學生“生命力”極其旺盛,完全是靠着個人的毅力走出來的。

鄉鎮中小學還有希望嗎

目前來看,這要看經濟發展吧。

地區經濟發展好,學校一定有希望。

經濟發展好,教育才能有新生力量投入。

有了經濟支撐,學校才能花錢請好的老師,纔能有健康的管理體系,家長才能看到希望,才更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老師問題解決了,管理問題解決了,生源也解決了,學校的辦學質量自然大幅度提升。

所以,關鍵還是看經濟發展吧,經濟發展好的鄉鎮,中小學也是辦得井井有條,像模像樣。

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還要看父母的支持以及家庭的教育理念。

前邊提到的小外甥女,小學成績爛到家,中學成績勉強跟得上,從墊底游到了中層。

經過了三年的打磨和沉澱,各種習慣得到了改善,孩子到了高中以後游到了中上游,成績還在不斷提升。

所以有的時候吧,不夠成熟的孩子是被動,家長和學校給什麼,孩子就吃什麼,後續的發展方向還是不確定的。

結語

孩子是靠家長來託舉的,任何時候都改變不了。

孩子的背後是一個家庭,孩子的狀態其實就是家庭的狀態,有的問題可以解決,有的問題解決不了,要被動接受。

只能說,希望打破區域,全國範圍內提升鄉鎮教育的資源和質量,讓九年義務教育紮實一些,而不是草率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