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癌友1共同點 醫示警:治療效果恐大打折扣
癌症患者治療期間,仍要注重營養,避免出現惡病質情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癌症病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若療程中體重降低過快,不但療效大打折扣,連帶也會使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現惡病質,他有位腸癌女患者,只喝蔬菜湯出現惡病質,所幸在他開導,與給予高能量保健食品與靜脈營養療法後,改善路都走不穩的情況。
臺灣癌症基金會在網站PO文指出,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研究,約50%的癌症病人,都有惡病質的情況,使得營養狀況非常不良。惡病質是指癌症病患體內荷爾蒙、新陳代謝異常,或因食物攝取量減少產生的結果。
劉博仁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有一位大腸癌女性患者治療完成後,因爲憂鬱症發作,又擔心癌症復發,因此食不下咽,每天只喝少量蔬菜湯,結果1個月體重從55公斤降到48公斤。
劉博仁指出,上述婦人最後被她的先生攙扶到他的診所,他當場跟她心理衛教並打氣鼓勵,搭配大量口服高能量保健食品與靜脈營養療法,3個月後體重回復到56公斤。
劉博仁提醒,癌友一定要注意體重變化,如果體重降低過快,不但治療會大打折扣,連帶免疫力也會下降許多,甚至會產生惡病質的可能。
臺灣癌症基金會指,當癌症病人體重在6個月內體重下降5%,且有體重減輕、肌肉萎縮、活動力下降、倦怠無力、厭食、嗜睡、蒼白、貧血、消瘦憔悴、電解質不平衡、蛋白質與脂質合成下降、血糖不穩等情形,即是所謂的惡病質,嚴重時甚至會皮包骨。
無毒教母譚敦慈上「聚焦2.0」節目中指出,很多人一得知罹癌後,開始弄一些無色無味飲食,想餓死癌細胞,這個觀念是不對的,體力很重要,吃一口就有一口力量,有一口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