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釀人孔蓋氣衝 衛工處導入人工智慧預測系統防治

臺北市受極端氣候影響,短時間強降雨頻繁,大量雨水涌入污水下水道噴飛人孔蓋,影響用路人安全。(示意圖/達志影像)

臺北市受極端氣候影響,短時間強降雨頻繁,大量雨水涌入污水下水道噴飛人孔蓋,影響用路人安全,臺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導入「污水下水道電腦輔助操作管理系統」,每小時預估未來6小時的溢流潛勢區,讓工作人員即時關閉截流站及啓動抽水機,降低污水管水位,減少人孔蓋噴出的機會。

臺北市不少老舊建物管線未確實將污水及雨水分流,加上增建物將雨水管誤接到污水管線,以及短時間強降雨頻繁,導致下雨時污水管線流量劇增,讓污水管內部空氣被急速壓縮衝開人孔蓋,即爲「人孔蓋氣衝」,像是2018年9月8日臺北市時雨量飆破100毫米,西門町昆明街人孔蓋就被衝飛。

爲了降低人孔蓋氣衝情形,衛工處2021年導入全國第1套「污水下水道電腦輔助操作管理系統」,結合GIS圖資顯示廠站即時運轉系統與雨量站、水位計、河川水位等監測數據,讓工作人員即時掌握水情資訊,並推估主幹管流量及預測人孔蓋溢流潛勢,提出預警及操作建議。

工衛處長程培嘉解釋,颱風豪雨期間,系統將自動導入氣象預報與各地降雨量,利用存有50年地方污水管資料建成的水理模型進行演算,每小時可推估未來6小時內的主幹管流量、抽水站水位及預測溢流潛勢區,提供上述設備操作建議,讓工作人員即時關閉截流站,提早啓動抽水機抽水,降低污水管水位,爭取災害應變時間。

工衛處補充,經過1年多系統測試,去年臺北市發生人孔蓋氣衝案件數已經下降25%,未來將補設8處污水下水道監測液位計,並引用更精準水情預報資訊,同時滾動式修改系統參數,提升預測精準度。

此外,工衛處多年前已開始將容易發生氣衝的人孔蓋更換爲新式「耐揚壓匡蓋」,人孔蓋內部空氣遭受擠壓後,蓋子最多隻會上浮2公分,並自動排氣。去年則在較容易發生人孔蓋氣衝的文山、信義及北投區,在污水道系統上游的分支管網裝設移動式水位計,發現數值異常後,已派員切除103處誤接到污水管的雨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