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還是BAT
在經歷過這場名叫DeepSeek的龍捲風之後,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在DeepSeek(深度探索),那麼是誰在DeepFeed(深度供給)?
很顯然,如果單靠DeepSeek自己,即便它已經掀起了龍捲風,也無法在短時間裡,席捲所有人。它需要市場教育、獲客、裂變,然後在高速的增長之後,趨於平緩時,爲更多人所用。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儘管DeepSeek的訓練成本很低,但一款輕盈的C端免費產品,哪怕是一塊錢的獲客成本,也將累積出巨大的重力。
好在,這種情況被避免了。近期,百度搜索、釘釘、微信等產品紛紛接入了DeepSeek,衆所周知,這些產品都是擁有數億級用戶規模的超級APP,它們背後的公司也都廣爲人知,即百度、阿里和騰訊。它們有個非常有年代感的統稱——BAT。
之所以說是年代感,是因爲在一段時間裡,這個概念已經不怎麼有人提了,人們似乎覺得BAT所代表的平臺經濟概念已經落伍。但,實則非也,2022年的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顯示,數字平臺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30%。
那麼2022年之後呢?正值人類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的兩年,目前來看,這些平臺公司不僅在作爲大模型廠商輸出它們的價值,同時也還以更開放的姿態,用生態能力哺育着整個行業的發展。
否則,通過百度搜索全面接入DeepSeek,全民一夜之間全部接入AI搜索能力,這樣的事情是不大可能發生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ean Tirole曾在《平臺經濟學》中指出,平臺通過"多邊市場"模式提高了市場效率,這樣的規律至今仍未失效。
在大模型時代,BAT們仍然以其能夠融通多邊市場的生態化能力,發揮了類似水電煤的基石能力,它們正是大模式時代的DeepFeed。
01
這幾天,各個平臺級產品接入DeepSeek的消息,就像前幾年的雙11戰報一樣密集,科技互聯網世界裡似乎很久沒有這麼熱鬧了,大家爭先恐後地選擇了擁抱新產品。
首先行動起來的是釘釘,2月7日,釘釘宣佈全面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用戶可直接選擇R1、V3等模型創建AI助理。
然後,網友們發現,微信搜一搜上線"AI搜索"功能後,正接入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務。2月16日,騰訊官方確認了這一事實,稱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
同日晚間,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體平臺宣佈將全面接入DeepSeek。值得注意的是,同步被接入的還有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搜索用戶可免費使用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
據悉,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於2月13日上線,提供專家級的複雜問題問答查詢服務,並具備更強大的思考規劃和使用工具(聯網、文檔處理、繪圖、代碼解釋器等)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此可見,百度在擁抱DeepSeek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原研模型文心大模型在產品端的應用,換句話說,百度是將DeepSeek作爲第三方模型夥伴,納入到自己的生態當中,這應該是在大模型戰略下,百度以產業操作系統爲目標的一次進展。本質上是圍繞"大模型+搜索"構建的生態級戰略組合拳。
百度要做大模型生態,這並不是今天才有的戰略,近年來,李彥宏在不同的場合強調,大模型產業正在迅速向生態化方向發展,而百度這樣的公司,在生態中所發揮的核心作用,並不僅是提供一款先進模型,而是塑造生態雨林。
目前來看,基於大模型產業的特點,百度已經在模型層和應用層全面部署生態戰略,而在每個生態當中,百度的站位當然是操作系統。
實際上,早在接入DeepSeek之前,百度就已經着力於開展多級大模型生態系統,其中,在模型層。根據2024年的數據,百度千帆平臺已經接入了33個第三方模型,包括Llama 2全系列、ChatGLM2-6B、RWKV-4-World、MPT-7B-Instruct、Falcon-7B等,成爲國內擁有大模型最多的平臺。接入的模型經過千帆平臺二次性能增強,模型推理成本可大幅降低。
和今天用戶登入百度APP,可以直接調用DeepSeek一樣,用戶在登入千帆大模型平臺的操作檯後,也會發現,"模型倉庫"中有很多可選項,多個第三方模型可以進行直接調用、部署,無需等待申請。
顯然,這種基於開放平臺的雙向選擇,不僅爲百度的客戶和用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獲得更匹配的AI能力,同時也是第三方模型的戰略機遇。
仍以DeepSeek爲例,通過接入百度搜索,這款產品迅速獲得了海量用戶和訓練機會,此外,百度智能雲於2月3日宣佈,DeepSeek-R1及DeepSeek-V3兩款效果領先的大模型已上架至千帆ModelBuilder平臺,價格僅爲DeepSeek-V3官方刊例價的3折,DeepSeek-R1官方刊例價的5折,並提供限時免費服務,進一步豐富了平臺AI模型生態,爲企業用戶提供更多維強大的模型選擇。
而在應用層,百度應該是中國最早部署智能體生態的平臺級公司,早在兩年前,李彥宏就已經意識到,要讓AI人人可用,就必須創造一個AI原生應用的生態雨林。
目前,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的開發者已經超過了80萬,它們基於百度的模型生態進行開發,再利用百度的APP生態和聯盟生態進行分發和獲益。
據瞭解,所有文心智能體平臺的開發者,也將能隨時調用DeepSeek模型創建並調優智能體
02
大模型開放是大勢所趨,行業領軍者都在主動開放。
2月6日,OpenAI宣佈ChatGPT Search向所有人開放,無需註冊,來到OpenAI官網首頁就可以直接使用搜索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就在OpenAI公佈ChatGPT Search全面開放的前幾個小時,谷歌也剛剛宣佈向所有人開放最新Gemini 2.0模型,包括Flash、Pro Experimental和Flash-Lite三個版本。
幾乎同步的是,百度也推出了多項AI開放政策。2月13日,百度宣佈文心一言將於4月1日0時起全面免費,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戶均可體驗文心繫列最新模型,以及超長文檔處理、專業檢索增強、高級AI繪畫、多語種對話等功能。
次日,百度官方消息顯示,百度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陸續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並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
開放和免費的前提是文心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成本正在迅速下降。不久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迪拜AI峰會上表示,當前的創新速度比以往快得多,大模型的推理成本每年能降低90%以上。
隨着大模型的開源開放,真正的AI普惠時代就真的到來了,真正實現了AI人人可以用,也人人用得好。
以此次接入的DeepSeek爲例,DeepSeek-R1模型以"思維鏈"功能著稱,可清晰展示問題解決的邏輯過程,回答問題深度大大增強,並且,很多用戶發現,DeepSeek在回答問題時,更加符合實際應用中的語言邏輯,甚至具備一定的文字審美。
但是大模型的幻覺問題仍然需要解決,如果答案本身南轅北轍,那麼再優美的文字也沒有任何價值。此時,被同步接入的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能力就能發揮其價值。其核心能力RAG(檢索增強生成),可以依託百度搜索龐大的搜索生態,通過引用外部知識有效減少生成內容出現事實性錯誤的問題。正是因爲這些優勢,RAG已經在聊天機器人等LLM應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換句話說,開放並不能取代一家平臺級公司的創新,正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iOS系統和安卓系統,不可能僅靠生態夥伴的創新,來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自身也需要不斷的進化,以蘋果爲例,大量蘋果自己的APP也都在迭代,並且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
所以,既然要做大模型時代的操作系統,百度就不可能躺平,只做多邊市場的"勾兌者",它不僅要在場,更要下場。
事實上,百度下場的決心依舊很堅定。此前據媒體爆料稱,百度計劃在今年發佈多款模型,並於今年下半年推出文心大模型5.0,將在模型多模態能力方面有顯著增強。
並且,媒體還報道,蘋果將繼續與百度合作,爲中國iPhone用戶開發人工智能功能,包括能夠處理圖像和文本的人工智能搜索功能,以及對Siri語音助手中文版的升級。
強如蘋果也是開放的姿態,在科技世界裡,開放才能共同推動進步,一直致力於構建AI開放平臺的百度,自然也是身體力行。
說到底,DeepSeek是一款大語言模型,但人類對於人工智能的需求不止由大語言模型滿足,正如在文心大模型家族當中,不僅有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也還有其他的模型產品。
不過,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在大模型的爆發期,大量的資本和科技實力都集中在通用大語言模型領域,此前,李彥宏曾對目前國內的同質化百模大戰表示擔憂,認爲其中存在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而資源總是有限的,當所有平臺級產品都以開放的生態,來幫助DeepSeek這樣的優質模型進化,那麼簡單鋪張浪費的局面即將結束,各大廠商在致力於繼續升級自己的大模型的同時,也開放自己擅長的生態,各取所長,讓用戶各取所需,讓AI發揮更大的作用,形成更大的勢能。
最終受益的不僅僅是用戶,還有整個經濟體,乃至全人類。這是科技界寫下第一行代碼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