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轉型正義 中正場館消失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將要把校園內的中正紀念館改名爲學生活動中心,一樓的中正廳則改爲大禮堂。(趙雙傑攝)
繼中原大學「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後,臺北科技大學昨也公告校內「中正紀念館」改名爲「學生活動中心」,館內1樓「中正廳」更名「大禮堂」。此舉引發校內教職員工不滿,認爲是政治力量直接進入校園,完全無視且不尊重校內成員意見;藍委也批評,賴政府只會不斷煽動社會緊張與意識形態,施政完全搞錯方向。
北科大總務處於18日通知校內,依照1月17日的公文,並於1月20日通過主管會議決議,「中正紀念館」將改名爲「學生活動中心」,館內1樓「中正廳」也將更名爲「大禮堂」。北科大證實,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及1月20日主管會議決議,將校內中正紀念館更名爲「學生活動中心」,此館1樓中正廳更名爲「大禮堂」。
不過,校內人士透露,教育部不斷施壓大學場館更名,同事們氣憤不已,政府口口聲聲說尊重民意,一天到晚高喊與標榜民主、自由等價值,但校內建築物改名也沒問過學校成員的意見,完全沒有做到尊重,且對於學校只會服軟配合,也讓人無法接受。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賴政府近來作爲明確,已將意識形態無限擴張,尤其高教部分,除對兩岸互動設下紅線,禁止我方大學與幾所被點名的大陸大學交流,又傳出下令更改大學校園場館名稱,根本無視大學自治,直接將意識形態之手伸進校園,「不斷搞社會緊張與意識形態,賴政府執政到底是不是搞錯方向?」
對北科大更名一事,教育部迴應,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規定,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爲協助學校依法處理,教育部於年初召開座談會,提供交流與討論。依照教育部日前說明,目前列管部屬機構及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仍有81校、105項威權象徵。
教育部指出,北科大「中正紀念館」更名,爲〈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法定任務,予以肯定及支持,並鼓勵校園公共事務宜循民主程序,秉持理性、參與及多元價值,以公開溝通、凝聚共識妥適處理,作爲人權教育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