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里,這些數字有點甜

原標題:筆記本里,這些數字有點甜

海南日報全媒體特派記者 袁宇

20,10000。

翻開全國人大代表、儋州市白馬井鎮學蘭村黨支部副書記吳少玉的履職記錄本,一行行文字中,兩個數字十分醒目。

“這組數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嗎?”“它們代表着一件大喜事。”3月4日晚,在位於北京的代表住地,吳少玉用滿是自豪的聲音解答記者的疑惑,“今年春節前,我們新研製的一款餅乾20天就銷售出1萬盒,銷售額達到30多萬元。”

“後續訂單源源不斷,有的代理商提出來一天就可以銷售3000單,可惜我們現在產能不夠。”一邊介紹筆記本上數字的意義,吳少玉一邊拖出一個行李箱。箱子裝得滿滿當當,是各式包裝的糖果點心,有褐色紙盒裝的長糖條,有天藍色紙盒裝的黑糖薑糖,有透明塑料盒裝的土糖塊,還有黑糖椰香薄餅、椰蓉黑糖脆脆酥……

這些都是吳少玉糖廠裡的產品。她自豪地告訴記者,現在村裡土糖產業示範基地已經有12種產品,還有更多產品正在調製,“新產品在市場上好評多復購率高,也說明我們的思路是正確的。所以我把這組數字也寫進了筆記本,準備在大會上分享收穫。”

吳少玉是海南省非遺項目——儋州土法制糖技藝的傳承人,自2013年返鄉創業伊始,她就希望把非遺技藝與鄉村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從大糖條,到小塊糖,再到精美可口的餅乾點心,越來越豐富的產品矩陣,也代表了她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實踐探索。

如今,學蘭村已成爲遠近聞名的“糖村”。通過土糖產業示範基地,此前吳少玉已帶動白馬井鎮374戶1897人實現脫貧。

“今年村裡另一件大事,是即將收穫120餘畝花生。”指着履職記錄本上另一組數字,吳少玉說,在上一個花生收穫季,村裡依託電商平臺30分鐘就賣出500多公斤花生,讓村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大增。“花生是我們學蘭村下一步重點發展的產業,與土法制糖與鄉村旅遊等一起,讓學蘭村的產業業態更豐富。”

鄉村振興,學蘭村今年怎麼幹?吳少玉的筆記本上寫滿思考。升級生產線提升產能,和山東壽光客商探討投資,尋找更多線上代理商,成立集體經濟企業……一組組數字、一段段文字,生動勾勒出吳少玉和鄉親們的鄉村振興夢。(海南日報北京3月5日電)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