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一家人“不上班”,舉家來貴州種地:月入1500,狂捐200萬
愛心無國界,前有美國居民領養福利院兒童,後有比利時一家人來貴州當農民,月入1500,捐給貧困學生高達200萬!他們一家人是誰呢?
比利時到貴州山村
2000年,海蒂接受朋友的邀請,前往中國貴州的一處貧困山區開展爲期數月的志願活動。
原本在比利時過着舒適生活的她,對中國並不熟悉,但出於好奇心,她仍然興致勃勃地踏上了這趟旅程。
當她抵達貴州,眼前的景象讓她眼前一亮:青翠的山嶺間散佈着少數民族的小村落,人們穿着民族服飾,生活淳樸。
這樣的風景,她在比利時從未見過,濃厚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自然景觀,讓她心馳神往。
然而,村莊的基礎設施簡陋,很多孩子因爲家境困窘無法上學,年邁的村民仍需依靠勞作維持生計。
在義工活動期間,她需要經常步行數公里爲村民送去物資和簡單的醫療援助。
雖然行程艱苦,但海蒂卻在當地人身上看到了樸實和熱情,尤其是在孩子們的眼中,有一種由內而外的真誠。
回到比利時後,海蒂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她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家人聽,尤其是她的丈夫帕特里克。
帕特里克是一名貨車司機,習慣了在歐洲各地奔波,帕特里克本性內向、不愛社交,聽到妻子的講述後。
他對貴州有了一種特殊的嚮往之情。或許遙遠的東方,能讓他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改變。
海蒂的提議雖有些瘋狂,但這對夫妻最終在經過長時間的商量後,決定帶着三個孩子搬遷到貴州農村。
他們打算舉家搬到中國,親自去支持那些貧困家庭。
於是,海蒂一家變賣了所有的家產,賣掉了別墅、汽車,拿着200萬人民幣的積蓄,踏上了飛往貴州的旅程。
在他們看來,幫助他人和體驗不同的生活,比優越的物質條件更加有意義。2002年,一家人抵達貴州省的一個偏遠山村。
初來乍到的艱難
初到貴州,海蒂一家深刻體會到跨越國界帶來的種種挑戰。
對於習慣了比利時生活的他們而言,貴州的山村不僅地理環境完全不同,生活方式也讓他們一時間無法適應。
語言成爲他們面臨的第一個巨大障礙,父母幾乎不會中文,孩子們更是對這個新環境一無所知。
他們與當地人交流時,只能依靠肢體語言和簡單的手勢。
爲了儘快融入當地,海蒂決定自學中文。每天清晨,她會拿出一本簡易的漢字書籍,仔細地學習發音和句式,將這些單詞和句子默默背誦。
她不僅學得十分投入,還會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轉教給三個孩子。慢慢地,孩子們也學會了簡單的問候和日常表達,
比如如何打招呼、如何道謝,漸漸拉近了與村民的關係。
除了語言問題,飲食習慣的差異也給海蒂一家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貴州山村的飲食以辣味爲主,而他們習慣的是清淡的西式餐點。
剛開始,孩子們完全無法適應辛辣的口味,偶爾嘗一口當地的菜,都會被辣得直流眼淚。
爲了維持生活,他們只能簡單地煮些麪條、煎雞蛋和煮土豆。漸漸地,她發現,學會當地的烹飪方式纔是長久之計。
於是,她開始向鄰居請教怎樣做飯,嘗試學習貴州的本地菜,努力克服自己對辣味的不適。
幾年之後,他們不僅適應了這裡的飲食,甚至有時候還會主動嘗試不同的本地特色菜,偶爾還要“無辣不歡”。
適應當地生活的過程中,海蒂一家還發現,與比利時豐富的物質條件相比,貴州山區的生活條件可以說極爲簡陋。
山路崎嶇不平,公共交通極少。剛開始,海蒂一家租住在一處老舊的土房子裡,室內簡陋、設施老化。
因爲沒有熱水,冬天洗澡成了問題,他們只能燒火加熱水,用水桶簡單地衝洗。
此外,到了冬季,山區溼冷的氣候讓家人感到十分不適。晚上,他們只能將幾牀被子疊在一起,靠彼此的體溫取暖,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然而,這些困境並未讓他們灰心喪氣,反而激勵他們積極對生活。爲了節約開支,海蒂的父母主動學習務農,自己種植蔬菜、水果。
帕特里克還學習瞭如何搭建簡單的農業設施,自己動手製作一個小棚子,種上本地的青菜和小麥。
海蒂則在閒暇時間與村裡的婦女們交流,學習製作本地的手工製品。
在不斷的嘗試和努力下,海蒂一家逐漸克服了語言障礙、飲食習慣和生活條件的挑戰。
原本陌生的環境也不再讓他們感到不安。鄰居們在忙碌之餘,總會熱情地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農活,讓他們更快融入到這片土地中。
孩子們也漸漸熟悉了山村的生活,結識了當地的朋友,放學後常與夥伴們在田間地頭玩耍。
山間的清新空氣和自然風光,讓他們逐漸找到了比利時所沒有的寧靜和滿足。
他們每一次用心付出的行爲,都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也讓這個異鄉逐漸成了他們心靈的歸宿。
扶貧與反哺
在貴州山區定居後,海蒂一家漸漸發現,村裡的貧困問題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峻。
看到一些孩子因爲家境貧寒而輟學,甚至有的家庭因無力支付醫療費用而耽誤了治療,海蒂內心觸動極大。
她和帕特里克商量後,決定用自己帶來的積蓄來幫助這些貧困的村民們。
最初,海蒂開始資助村裡的貧困孩子上學。她走訪了很多貧困家庭,爲他們支付學費、購買學習用品,幫助孩子們能夠安心讀書。
得知村中一些老人患有慢性病,她和帕特里克甚至親自上門送去藥品和生活物資,爲他們支付必要的治療費用。
當地村民對於他們的善舉深感意外,他們漸漸地打心底裡敬佩起這家人,開始將他們視爲“活菩薩”。
海蒂的家中不時會有孩子住進來,海蒂親手爲他們準備食物、安排住處,爲這些孤兒提供關愛和陪伴。
在海蒂和帕特里克的精心照料下,這些孩子也漸漸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兩年多時間過去,海蒂一家已累計捐贈了數百萬元,他們曾經的200萬積蓄幾乎被全部用完。
很多人都對他們的付出感到不可思議,鄰里間也時常勸他們“留一點錢自己用,別再捐了”。
但海蒂一家從未後悔自己的決定,他們認爲這些錢花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是最有意義的事。
後來外地記者得知他們的故事來採訪時,他們也淡淡地說道:“我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
在幫助他人過程中,海蒂一家也體會到了貴州鄉村質樸的溫情。村民們出於感激,總是時不時地送來雞蛋、蔬菜,甚至邀請他們參加節慶活動。
春節時,村裡的一些家庭會邀請海蒂一家去家中做客,包餃子、吃年夜飯,幾乎讓他們體驗到了“本地人”的節日溫暖。
海蒂每次收到村民的饋贈,內心都充滿感激。
然而,長期的資助也讓海蒂一家面臨經濟上的難題。200萬的積蓄用盡後,他們不得不靠着帕特里克打零工的收入勉強維持生計。
海蒂一家曾考慮返回比利時一段時間,攢一些錢再回來繼續幫助村民,但一想到離開這片土地,心裡就不捨。最後,他們決定留在貴州。
紮根土地20年
2017年,海蒂承包了一片山地。這片地初看時雜草叢生,充滿荊棘,但在他們眼中卻是一個讓生活重獲希望的地方。
於是,全家人一起動手開墾這片荒地。
在這片土地上,海蒂一家種下了許多作物:蔬菜、水果、豆類,甚至還開闢了小片果園。
父親帕特里克和海蒂還搭建了幾個簡易的棚屋,專門用來飼養家禽。他們在農場中養了幾十只雞鴨,還散養了一些山羊。
每天收穫的新鮮雞蛋、蔬菜都會被拿去市場賣,所得的錢則用於維持家庭開銷。
每月1500元左右的收入對一家五口來說相當緊張,但他們並未抱怨,反而努力讓生活過得充實而有趣。
海蒂還會開着自己心愛的三輪車,穿梭在村子的小巷間,給鄰居們送雞蛋和蔬菜。
很多村民都對他們家的農產品情有獨鍾,覺得他們家的雞蛋和蔬菜乾淨新鮮,品質極佳。
每次市場上見到海蒂,大家都會熱情地打招呼,開玩笑地稱他是“最會種菜的外國人”。
逐漸地,海蒂一家不僅滿足於單純的農耕生活,他們還開始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更多人。
2022年,海蒂和孩子們開設了一個自媒體賬號,記錄下農場的日常生活和家人的點滴。
他們拍攝的視頻中,有農場裡雞鴨成羣的場景,有收穫果實的喜悅,也有母親海蒂在廚房裡做當地美食的溫馨畫面。
他們在網絡上意外地受到歡迎,越來越多的人紛紛留言祝福,希望他們在中國生活得幸福。
未來,他們的願望是在這裡繼續生活,爲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