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黑科技大揭秘:一場汽車產業的顛覆性革命

在兩列機械手臂組成的“鋼鐵叢林”中,火星飛濺如雨,一個個汽車車身在這條焊裝主線上整齊排列,就像訓練有素的軍隊般有序前行,一步步被焊接成堅不可摧的整體,成爲比亞迪汽車征戰天下的“盔甲”。

穿過龐大的汽車工廠,來到強者如雲的市場,比亞迪秦L DM-i以“秦王掃六合”之姿,在上市的首個完整月份就取得了超過2萬輛的銷量。“上市即爆款”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技術密碼?

2100公里的綜合續航,46.06%的發動機熱效率,2.9L的百公里虧電油耗,這三個創下世界紀錄的指標,是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核心競爭優勢,也成爲搭載該技術的比亞迪秦L DM-i贏得市場競爭的“三把利刃”。

沿着這串數字追溯,比亞迪又告訴了我們另一串數字:240、100、240……比亞迪測試了超過240種燃燒室設計方案,嘗試了100多種活塞冷卻方案,消耗了超240噸汽油……成百上千次的探索,才換來技術的突破。這一串串數字,正是比亞迪汽車銷量一騎絕塵背後的“技術密碼”。

三大架構突破助力比亞迪銷量一路攀升

每一輛汽車都不簡單。把一輛新能源汽車完全拆開的話,可能會看到大大小小2萬多個零部件,這構成了汽車的“肉身”。背後的整車設計、整車熱管理等數十上百項技術,則匯聚成了汽車的“靈魂”,也是汽車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對比亞迪來說,每一代DM技術都是其混動汽車的“靈魂”所在。DM是Dual Mode(雙模,即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縮寫,是比亞迪在混動汽車領域的多項技術創新匯聚而成的完整系統。

5月28日,比亞迪發佈了第五代DM技術,同時發佈了搭載該技術的秦L DM-i、海豹06 DM-i車型。

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DM技術涵蓋了發動機驅動、功率半導體、整車設計、整車熱管理、整車風阻等多項技術。”

6月,比亞迪秦L DM-i在上市的首個完整月份,銷量就達到20100輛,在整個秦家族的銷量中佔比近30%。這離不開第五代DM技術這一“強大靈魂”的加持。

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五代DM技術主要在三大架構上實現技術突破。動力架構上,比亞迪對發動機、電機、電池等核心零部件全面優化升級:發動機最高熱效率做到了46.06%;EHS電混系統工況效率提升至92%;插混專用刀片電池在能量密度、放電倍率、回饋倍率方面也實現了全面提升。比亞迪還對整車的風阻、滾阻進行了多輪優化,進一步降低了汽車能耗。

其次是熱管理架構,比亞迪將原來各系統獨立的熱管理整合成行業首個全溫域整車熱管理架構,由前機艙熱管理、電池熱管理、座艙熱管理組成,協同作戰,保障節能和舒適雙重體驗。

最後,比亞迪基於璇璣架構(比亞迪推出的行業首個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在動力域方面也做了全面升級,採用芯片集成設計,將整車控制器、發電機和驅動電機控制器合併,實現全球首次動力域“三腦合一”,讓算力提升了149%,通訊速率提升了10倍,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集成直流升壓器、車載充電器、直流轉換器、高壓配電器,做到行業首個插混動力域控“七合一”,使功率密度提升了18.3%,實現了更高的整車集成度。

“這一系列的突破提升,才讓整車做到了更極致的能耗和續航表現。”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介紹,第五代DM技術讓比亞迪實現了三個“全球之最”:全球最高發動機熱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虧電油耗2.9L、全球最長綜合續航2100公里。

以“三大架構突破”,創三個“全球之最”,第五代DM技術爲比亞迪新車的銷量插上了騰飛的雙翼。

打贏攻堅戰 尋世界級難題“最優解”

據悉,第五代DM技術的一系列突破中,提升發動機熱效率的環節是最難的。

它意味着讓發動機更高效地利用燃料產生的能量,從而增強汽車的動力和節能水平。對全球大部分車企來說,提升發動機的熱效率都是企業的“終生命題”,每1%的跨越都殊爲不易。在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橫空出世之前,讓發動機熱效率提升到46%以上並應用於量產汽車之上,堪稱世界級難題。

“就像亞洲飛人蘇炳添的百米成績,從2018年的9秒91提高到2021年的9秒83,這看似短短0.08秒的進步,凝聚了比亞迪三年的科學訓練和不懈努力。”和第四代DM技術相比,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將發動機熱效率從43.04%提升到了46.06%。這3%的跨越,也用掉了比亞迪三年的時間。

提高發動機熱效率的關鍵,在於調整發動機的壓縮比(即發動機混合氣體被壓縮的程度)。簡單來說,發動機氣缸內的混合氣體(汽油與空氣的混合物)就像一個“彈簧”,這個“彈簧”會隨着氣缸內活塞的運動而不斷“被拉長”和“被擠壓”。混合氣體能被壓得越緊(壓縮比越高),它被點燃時燃燒得就越充分,發動機的性能就越強。

爲了將發動機壓縮比從第四代DM技術的15.5:1提升到16:1,比亞迪用了3年,打響了2場“戰役”。“爲了讓燃燒更充分,我們測試了240多種燃燒室設計方案。爲了抑制超高壓縮比帶來的爆震早燃問題,我們嘗試100多種活塞冷卻方案,最終成功降低了10攝氏度活塞溫度。”比亞迪研發人員表示,“我們還做了等效里程800萬公里的發動機臺架測試,消耗汽油超240噸等等,最終才實現發動機46.06%的極致熱效率。”

240和100,這簡簡單單的數字背後,其實是兩場艱苦卓絕的技術攻堅戰。而這,也只是比亞迪實現第五代DM技術所遇到挑戰的“冰山一角”。

“DM技術同時涉及發動機驅動、整車設計、整車熱管理等等,每項技術其實都很難,更何況是整個系統。所以新能源汽車行業要想做出真正好的產品需要依靠研發,生產過程中涉及的每項技術集成度都很高,這裡就體現出企業研發能力的重要性。”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

技術爲王,創新爲本,創“全球之最”

爲何比亞迪能一次又一次地刷新銷量紀錄、創造“全球之最”?在位於深圳坪山的比亞迪總部六角大樓中或許能尋到答案。

一面密密麻麻的專利牆,格外引人注目。“技術爲王,創新爲本”這行醒目的標語赫然於中央,一張張專利證書則被封裝在相框中,整齊排佈於四周,如漫天的星辰熠熠生輝。在業界,比亞迪有一個響亮的稱號——“專利狂魔”,而這面專利牆正是這一稱號的生動縮影,也是比亞迪始終保持技術領跑的密碼。

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累計申請專利超4.8萬項、授權專利超3萬項。從DM插電混動、e平臺3.0到刀片電池、CTB、雲輦,再到易四方、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第五代DM技術,比亞迪每一次的技術發佈都走在行業前列。

爲什麼比亞迪總能走在新能源技術的前沿?從財報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從2019年到2023年,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從56.3億元增長至399億元。今年一季度,比亞迪以106億元的研發投入位列上市車企研發費用排行榜第一名,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放眼全行業,比亞迪2023年的研發投入不僅超過特斯拉的39.69億美元(約284億元人民幣),甚至是長城的三倍以上,是吉利的接近五倍。不惜代價的巨大投入,最終換來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的“一路狂飆”。

掌控這輛“技術快車”的,則是比亞迪龐大而卓越的人才隊伍。在新能源汽車這一典型的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裡,高端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亞迪對人才更是“如飢似渴”。目前,比亞迪擁有11個研究院,逾10萬名工程師,是全球研發隊伍規模最大的車企。

不僅網羅各路英才,還要善待和善用人才,才能更好地激發員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不久前,一封比亞迪的內部信在網絡流傳。信中寫道,“我們堅信每個員工都是公司寶貴的財富,也注重員工的付出與努力,無論資歷深淺,只要他們能夠在工作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價值,就能夠獲得應有的回報。”事實上,比亞迪一直十分重視建立公正、透明的激勵機制,讓有才華的人擁有舞臺,讓創造價值的人獲得回報。

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加速發展,以比亞迪爲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實現了從落後追趕到引領全球汽車工業的華麗轉變。2023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僅是中國的冠軍,還是世界的冠軍,從大衆消費到個性消費,五網四品牌的各車型已成爲各細分市場最有競爭力的品牌車型。

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與上險滲透率均實現首次突破50%,意味着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成爲消費者的首選。可以預見,在這場世界汽車工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品牌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