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裡的“快樂課堂”
“孩子們最熟悉的風景是窗外的天空,我們便以宇宙承載他們對遠方的嚮往。”在贛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兒科病房裡,贛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防”教育關愛服務團學生負責人張子楊說。近日,以“探索行星的秘密”爲主題的“快樂課堂”志願服務活動在這裡舉行。
活動當天,“心防”教育關愛服務團成員用生動活潑且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孩子們“穿梭星際”。孩子們在家長和服務團成員的協助下,用畫筆勾勒宇宙,用橡皮泥捏出多姿多彩的星雲。
“特別感謝贛南師範大學的愛心志願者們,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參加活動的家長說。
據介紹,“心防”教育關愛服務團持續開展“快樂課堂”志願服務活動已有9年,團隊成員已壯大到百餘人。
發起“快樂課堂”活動,最初是因爲想讓因患病難以像正常兒童一樣進行學習的兒童在病房裡也能學到知識。爲此,贛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聯合贛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建“病房教室”,這便是“快樂課堂”志願服務項目的雛形。
“心防”教育關愛服務團結合所學理論知識,依託其系統的課程體系,開發符合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內容,同時又結合患病兒童的特殊性,融入相應教學設計,例如開展有關情緒管理的活動,教會孩子們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價值;設計趣味活動,如手工製作、繪畫、歌唱、朗誦等,爲孩子們創造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
爲了讓服務團持續發光發熱,“心防”教育關愛服務團採用“老帶新”的隊伍培養模式,不斷壯大服務團力量,確保能夠每半個月開展一次“快樂課堂”志願服務活動。成員們也因此擁有了教學設計實踐的第二課堂,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每次志願活動結束,關係熟稔的孩子都會黏在成員們身旁,追問“哥哥姐姐們下一次什麼時候來”。志願者朱文應深有感觸:“我們傳播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希望。”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4日 第02版
作者:通訊員 劉蔚衛 本報記者 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