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重組浪潮開闢新增長點:機遇與挑戰並存,各大投行將如何大展拳腳?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肖芮冬

“預計本次併購重組浪潮將開闢投行新的業務增長點。”東吳證券相關負責人指出,2023年“8·27新政”中提出“將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資本市場改革重心逐漸從融資端向投資端轉變,此後A股IPO降速明顯,大量在審企業撤回。在IPO審覈速度放緩的情況下,市場併購需求不斷涌現。

Wind數據統計顯示,按照首次披露日統計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情況,2023年共有110家上市公司參與重大重組事件。而截至2024年11月10日,2024年已有104家上市公司參與重大重組事件。

尤其是9月24日“併購六條”出臺以來,隨後就有29家上市公司首次發佈了相關併購重組公告。由此可見,在多措並舉的併購重組政策支持下,2024年參與重大重組事件的上市公司數量有望超過2023年。

值得注意的是,併購重組業務集中度非常明顯,這對於中小券商而言,業務空間勢必面臨極大挑戰。因此,如何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已成爲各家投行必須面臨和解決的現實問題。

機遇:併購重組業務賦能發展

當前,併購重組已經成爲券商投行競相佈局的領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發證券獲悉,該公司已有多個併購項目處於推進或籌備之中;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也透露,該公司今年立項的併購重組類項目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同樣,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已儲備的項目包括寧波精達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資產項目、思林傑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資產等;招商證券亦是如此,目前其已有多單項目披露或者即將披露。

現階段併購重組政策春風頻吹的大環境下,併購重組業務扮演的角色將日趨重要,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收入以及配套融資承銷收入,將成爲券商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主導行業知名企業重組、複雜或創新模式重組項目案例,能夠顯著提升券商在併購重組市場中的聲譽和品牌效應,增強其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此外,併購重組業務對其他業務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歷史情況看,併購重組往往會推動資本市場活躍,資本市場活躍將直接對券商交易佣金、投行業務需求增加、自營盈利、資管業務擴展、客戶資產規模增長等方面產生積極作用,同時對券商風控能力和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也有明顯提升。

同樣,前述國金證券人士也持有類似看法。他強調,通過併購重組對交易雙方的撮合作用,使券商能夠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從而拓展其他業務,比如融資、資產管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輪併購新政鼓勵私募投資基金參與併購重組,結合併購市場買方需求提升,券商直投子公司得以更順暢地從已投項目中退出。廣發證券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併購六條”通過鎖定期“反向掛鉤”等安排,鼓勵私募投資基金積極參與併購重組,因此對於券商直投子公司,既能順應新質生產力方向選擇合適的投資標的,實現“投得出”,也能在耐心資本的沉浸和陪伴下,在企業成熟階段被併購,實現“退得出”。

同樣也要看到的是,新一輪的併購重組浪潮將帶來更多金融工具的創新。東吳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併購重組支付手段主要以現金支付和增發支付爲主,對比美國併購過程中所運用的領形期權支付、可交債支付等多種非標的金融衍生品作爲補充支付手段,預計本次併購重組將不斷推動券商在併購過程中的手段和工具創新。

挑戰:撮合、估值與整合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指出,儘管併購重組目前尚屬藍海,但在鼓勵政策持續加碼以及IPO、再融資業務萎靡的市場環境下,各大投行勢必會對現有及潛在併購項目展開激烈爭奪,中小券商的業務空間面臨極大挑戰,同時也對投行人員估值定價知識體系和業務經驗提出了更爲嚴苛的要求。

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強調:“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這意味着,對券商的專業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進一步指出:“券商需要全方位提高財務顧問服務能力,包括提升交易撮合能力、加強風險控制能力、提高爲交易雙方嫁接資源的能力、幫助實現併購後整合的能力等。”

記者觀察到,撮合能力是當前各投行普遍面臨的難題。廣發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數年,投行業務以IPO爲主要方向,在複雜度較高的併購重組業務上,併購定價更強調交易價值,這無疑增加了撮合的難度。

東吳證券相關負責人也同樣認爲,併購撮合需要建立在買賣雙方產業認知的基礎上,同時需要券商人員極其深刻的行業洞見與行業資源作爲支撐,通過擁有對實體經濟和企業自身發展規律和交易需求的深度認知,挖掘併購中雙方能夠產生的協同增量。

此外,前述東吳證券人士還表示,併購市場估值與一級市場估值存在落差。2023年“827新政”之前,大批企業主要以IPO退出爲目的。對於經歷多輪融資的企業,企業估值目前處於高位,若按照併購方式退出得到的收益,相對IPO預期相差較大,所以當前併購市場買賣雙方還存在激烈的價格博弈過程。

在整合能力方面,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在併購交易完成後,如何有效整合資源、管理文化差異、進行運營和人力資源整合是一個挑戰。券商的工作不限於交易的完成,還可能需要協助客戶完成整合工作,確保併購的長期成功。然而,這一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對投行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展業模式:由IPO轉向全方位服務

不可否認的是,併購重組市場活躍度提升,可以對券商投行業務帶來增量。不過市場普遍認爲,短期來看,難以彌補IPO節奏放緩後給券商帶來的業務影響。招商證券相關負責人分析稱,主要在於收費模式上,併購重組目前收費水平遠低於IPO業務,且沒有跟投的潛在收益。

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舉例道,以中信證券與中金公司爲例,2023年,中信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及佣金收入68.08億元,其中證券承銷業務佔比高達85.99%,而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淨收入佔比僅3.01%。同期,中金公司證券承銷業務收入佔投行業務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的73.21%,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淨收入佔投行業務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的比例爲7.16%。雖然政策推動併購市場活躍,但仍難有效彌補IPO放緩對於券商收入的影響。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觀察到,A股市場併購業務集中度非常高。從併購業務收入來看,2023年總營收規模前十的券商中,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淨收入超過1億元的只有3家券商。

然而,這並不妨礙各大投行將視角轉向併購重組。前述招商證券人士表示,中長期來看,國內資本市場不斷走向成熟,併購重組未來在券商業務的佔比會不斷提升,各大券商的展業模式也將由以IPO爲主,逐步轉向爲重要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同樣,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也說道,過去,由於併購重組業務落地難度大、收費價格低,對券商整體收入貢獻較低,未來若IPO業務持續放緩,隨着併購重組市場的活躍度提升,併購重組業務對於券商投行是非常可觀的業務機會,有可能會成爲投行創收的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廣發證券相關人士表示,併購重組業務將是券商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重要品種。“併購業務存在業務週期長、業務難度大、複雜性強等特點,不同的業務重心佈局會促成券商尋求構建自身的競爭力。因此,併購業務也成爲投行服務客戶的差異化競爭力來源之一。”

當前併購重組迎來新機遇,各大投行也紛紛發力。廣發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本輪併購新政,公司重點聚焦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產業鏈補鏈強鏈等方向,爲各機構、組織及企業提供專業併購服務。首先是加大對併購重組業務的資源投入;其次是將行業龍頭公司作爲重點展業對象;第三是將傳統行業整合作爲重要展業方向;最後是注重生態圈建設。上述人士還表示,公司併購業務以大灣區作爲業務拓展核心,同步深耕其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客戶。

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全力配合國聯證券與公司的重組整合,利用與國聯證券的併購整合契機,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更好地服務客戶;同時,儘快改變投行業務團隊對於IPO業務標準化模式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通過優化激勵機制引導投行業務人員積極開拓併購重組業務。另外,還將繼續立足公司“投資+投行+投研”業務優勢,從提供IPO項目保薦、併購重組以及資源的導入和整合等系統性服務爲上市公司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