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起家厝…長輩不願意換居 卡在有心結
雙北老舊公寓多數沒有電梯,也使得「囚居晚年」的情形愈來愈嚴重。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家總的調查,照顧者協助高齡者搬家通常都會思考到實務需求,如住所有無電梯與無障礙設施、離子女或親友近、生活機能好、離醫院、診所近、附近有長照資源等。一旦開始搬家才知道,所有的問題都回到心理問題,如失能或失智家人不想離開原來的家、堆積東西太多不知如何處理等,也讓長者換居問題更爲艱鉅。
六十多歲的黃小姐於北市擁有至少四間房子,但每間都堆滿雜物,她的姊姊近年驟然離世,也察覺到自己老了,可能步上姊姊後塵,主動找上社福單位,希望能清理家中物品,卻在社福單位準備着手整理前一週,以「今年是虎年」生肖衝煞爲由,拒絕協助。
社福單位介入瞭解,才得知其中一間房產是她與妹妹共同持有,姊妹長期不合,當她開始着手整理房子時,妹妹纔有可能出現,黃小姐想到若房子整理完備,與妹妹最後的連結恐就消失,即使希望把房子釋出,也難敵心結。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人的一生至少會面臨二次搬家,一次脫離原生家庭,另一次則是搬進住宿機構,且隨着平均餘命延長,搬家次數只會多不會少。
西方人不習慣與子女同住,因此更重視自身居住議題,根據國外的研究調查,西方人從五十歲左右開始思考搬家,像是把大屋換小屋、或搬到住宿機構,六十五至七十五歲的退休族,是搬家的高峰族羣。
陳景寧表示,臺灣的長輩對於高齡搬家或是居住課題,並未放入退休準備清單中,許多長輩不願換居,是因不想賣掉「起家厝」,跨不出這層心理障礙,最後只能住在不適合的老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