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運動傷害!42歲女爬完山膝蓋、手指腫脹痛 竟患類風溼關節炎
關節出現腫脹、疼痛,小心恐是類風溼關節炎。(示意圖/李念庭攝)
42歲的小紋一日爬山後,出現右膝關節反覆腫脹疼痛,經核磁共振檢查,同時發現她右手第2指關節腫脹且活動受限,轉至風溼過敏免疫門診,醫師發現她的關節腫痛來自類風溼關節炎。林口長庚風溼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謝臻怡指出,一般關節疼痛診斷方式有侷限性,「骨骼肌肉超音波」能精準顯示關節發炎程度,有效評估傷勢及治療。
小紋原以爲自己的手指關節症狀,是運動時不慎受傷導致腫脹活動受限,但醫師發現她的手指關節症狀已有數月,右手關節內滑膜發炎,爲類風溼關節炎。經過數月的口服抗風溼抗發炎藥物治療,小紋手指與膝蓋關節狀況卻仍不佳,抽血發炎指數依然很高,進一步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數週後才獲得緩解。
謝臻怡說明,類風溼關節炎的關節疼痛,主要特徵爲四肢關節滑膜的慢性發炎,早期症狀以關節腫脹及疼痛爲主,且多爲對稱性;隨着病程進展會逐漸侵蝕軟骨及硬骨,最終造成關節的變形及功能喪失。
謝臻怡表示,關節疼痛是風溼免疫疾病很常見的求診症狀,然而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關節發炎或軟骨磨損,甚至是肌腱韌帶受傷引發,還可能是神經受到影響,如神經壓迫或發炎。
謝臻怡指出,一般關節疼痛診斷方式有侷限性,如理學檢查無法看到關節內部受損狀態,X光則無法直接檢測軟組織。「骨骼肌肉超音波」能更精準、更即時的診斷患者病況,利用超音波對不同介質的波速不同,藉此能顯示出肌肉、韌帶、軟骨、硬骨以及關節液的成像,甚至能顯示關節嚴重發炎時的血流增生。
骨骼肌肉超音波的臨牀應用上,謝臻怡說明,除了能檢測肌腱撕裂情況,藉此快速評估傷勢並制定治療方式,也能呈現關節劇烈發炎、關節積液、退化性關節炎的軟骨磨損,以及痛風性關節炎的結晶堆積等狀況,甚至能檢查乾燥症患者的唾液腺受侵犯程度,或是鉅細胞血管炎的診斷及追蹤。
謝臻怡提醒,若發現關節晨間僵直時間持續1小時以上,或晨間僵硬現象持續6周以上,影響3個以上的關節或手指關節發炎,建議及早到風溼過敏免疫科就醫,判別是否有風溼免疫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防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