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綠色健康長壽底色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擦亮綠色健康長壽底色

——浦北縣政協助力中草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3月12日,廣西欽州市政協“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現場推進會在浦北縣召開,與會人員參觀了該縣中草藥種植示範基地,並聽取了該縣政協助力中草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彙報,對該縣中草藥材產業發展產生了濃厚興趣,認爲經驗做法值得借鑑學習。

近年來,浦北縣政協聚焦中草藥材產業鏈開發,深入開展“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有效加快了全縣中草藥材產業發展。目前,全縣種植中草藥面積有1.2萬畝,百畝以上的基地有11個,累計幹品總產量8537.9噸,產值達2.8億元。

深化履職——

聚焦大勢把準“大健康”

“近年來,國務院和商務部、國家衛健委等各部委相繼出臺了22項振興發展中醫藥的文件,充分體現國家戰略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高度關切,反映了對中醫藥產業發展壯大的時代需求。”

“浦北縣是‘世界長壽之鄉’‘中國長壽之鄉’,是全國富硒農業示範基地,森林資源豐富,林下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對於發展中草藥材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早在三年前,浦北縣政協就開始聚焦中草藥材產業發展加強協商。根據社情民意反映,該縣政協多次召開主席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協助推進中草藥材產業發展工作,並將“加快構建全縣中草藥材產業鏈開發”納入年度協商計劃,深入組織開展專題協商活動,共同把全縣中草藥材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同時,爲了進一步凝聚發展合力,該縣政協結合“書香政協”建設,舉辦了“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委員讀書分享會,圍繞包括中草藥材產業在內的“三農”工作,邀請陳釗藝、劉南、鄧桂潮等多名專業骨幹委員,以座談的方式,暢談了發展前景,傳授了種植技術,極大地增強了發展中草藥材等特色農業產業的信心。

強化協商——

創新方式開展“大行動”

“建立野生中藥材保護區,防止野生中藥材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加大資金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中草藥材開發;完善中藥材質量標準體系,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3月4日,政協浦北縣第九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縣政協委員、縣卓葉中藥材有限公司經理葛明其圍繞“加快構建全縣中草藥材全產業鏈”專題作發言,從政策、種植、加工、銷售等五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引起了全場共鳴。

用好大會發言,是該縣政協加強對中草藥材產業發展協商的方式之一。

爲了把準中草藥材產業發展方向,該縣政協充分用好專題調研協商這一手段,成立了由農業專家、委員骨幹等組成的調研組,由分管的副主席牽頭,先後深入縣內龍門、六硍、平睦等鎮開展調研活動,並遠赴桂林市靈川、資源、興安及恭城等縣的中藥材產業示範區開展調研考察,多方瞭解情況,聽取意見建議,學習先進經驗,形成了詳實的調研報告,爲加快全縣中草藥材產業發展理清了思路。

同時,該縣政協還充分用好提案辦理協商這一手段,採取領導“點題”的方式,組織指導相關委員以《加快全縣中草藥材產業鏈開發建設》爲題謀劃撰寫提案,並納入10件重點提案之一,交由分管的政協副主席領銜督辦,確保提案落實辦理。同時,推動該提案納入“市縣聯動”督辦計劃,由市政協副主席牽頭,組建市縣聯合督辦組,深入現場開展督辦協商活動,有效推動提案辦理落實,辦出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優化服務——

多方聯動發展“大產業”

“免費贈送!每人100棵樹苗,每人1包肥料!”3月12日,浦北縣政協在該縣寨圩鎮柘木村中草藥種植示範基地開展“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春季服務活動,邀請市農業專家現場傳授中草藥種植管理技術,並組織委員企業爲30戶農戶贈送一批價值4000餘元的三叉苦樹苗和有機肥,引導廣大農戶不斷擴大種植。

這是該縣政協服務中草藥材產業發展的縮影。

浦北縣政協堅持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在制訂“5+2”活動方案時,強調將“加快中草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委員行動”活動中,加強工作統籌,注重聯動合作,形成共推共促共爲合力。深入開展界別委員聯絡服務羣衆活動,充分利用委員聯絡站(室)這一協商平臺,圍繞開展“六個一”履職活動,助力推進中草藥材產業加快發展。如李燕萍黨員委員工作室,緊緊抓住該工作室坐落在中草藥材重要產區的優勢,經常性組織駐室委員採取日常走訪、專題協商、提交提案等方式建言獻策,其中在縣政協九屆五次會議期間,駐室委員葛明其、李業貴提交了《關於高質量發展浦北縣中草藥材產業的提案》,葛明其委員還在會上作專題發言,進一步凝聚了發展合力。

同時,該縣政協注重發揮委員企業示範帶動作用,引導委員企業參與中草藥材產業開發,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如委員企業浦北縣卓葉中藥材有限公司,秉承“公司+基地+農戶”發展的模式,通過加強與國內國企央企合作,採取訂單式種植、訂單式收購,走出了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草藥材發展之路。目前,該企業建成中藥材種植示範區3個,發展三叉苦、崗梅、兩面針等中草藥材種植4800多畝,輻射帶動3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覃科棵 黃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