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週末旅遊圈”,搭起中日韓民心新橋樑
來源:環球時報
隨着近期我國相繼對韓國、日本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籤,在兩國掀起了一陣“赴華遊”的熱潮。11月30日,中國對日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9國試行免籤政策首日,入境日本遊客數同比增長了107%;另外,近期韓國赴華遊預訂量暴增,週五下班後利用週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旅行正成爲韓國年輕人中新的流行。
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15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三方共同簽署了《2024京都宣言》等文件,同意加強合作,以實現到2030年三國之間遊客互訪量增加到4000萬人次的目標。試行免籤後的火爆業態,無疑給三國共同實現這一目標註入了強大的信心。
事實上,自2000年以來,中日韓三國一直是相互重要的近程旅遊市場旅遊客源國和旅遊目的地。數據顯示,2023年入境日本的外國遊客2583萬人次,其中韓國人約爲681萬人次,來自中國大陸及港臺地區遊客共計近810萬人次;入境韓國的外國遊客1103萬人次,其中日本遊客232萬人次,中國大陸游客202萬人次。據韓國觀光公社的統計,今年前10個月,訪韓中國大陸游客達400萬人次,穩居首位。
今年以來,中國出境遊市場加速復甦,日韓兩國也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韓國旅遊發展局設置了旅遊諮詢翻譯熱線,並支持微信等多種社交軟件。針對涉嫌強制購物、侵犯中國遊客權益的部分低價遊問題,韓國政府也迅速予以嚴厲打擊。日本政府則採取簡化簽證程序、增加免稅商品範圍、大力提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等措施,力爭提升遊客體驗。日韓兩國針對中國市場,結合中國遊客消費習慣,完善了中文導遊導購、標識體系,引入移動支付等服務,同時加大營銷宣傳力度。這一系列政策措施極大促進了出境遊便利性,一定程度上成爲今年中國出境遊增長的催化劑。
另一邊,針對日韓入境遊市場,中國政府也不斷優化簽證政策,將交流訪問納入免籤事由,並將免籤停留期限自現行的15日延長至30日,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38個免籤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不超過30天,均可免辦簽證入境。
免籤政策與入境中國遊客數量暴增有着顯著的強相關關係。免籤政策出臺後,在某旅遊訂票平臺上韓國入境遊訂單環比增長約15%,同比增長高達150%以上,其中選擇週五、週六赴中國旅行的訂單佔比將近40%。不僅如此,隨着雪季的到來,12月,日本遊客來華滑雪旅遊產品訂單數增長150%,吉林市、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地都是日本遊客青睞的目的地,吉林市訂單數同比增長甚至高達267%。在相互的“善待”下,遊客們在中日韓之間“相互奔赴”的意願也越來越強。
中日韓不僅是地理上的近鄰,日韓主要城市飛往上海、大連、青島等城市僅需不到3小時;還是同屬於中華文化圈,有着“一衣帶水”的文化認同。這爲打造中日韓“週末旅遊度假圈”打下了客觀條件與主觀意願上的雙重基礎。早在20多年前,週末到大連、山東龍口打高爾夫、品嚐美食就曾是韓國商務人士中的一種風尚。在今天中日韓三國航線開發、運力保障、設施配套的全方位升級下,中日韓“週末旅遊度假圈”的構想將進一步得到落實。
此外,社交媒體的存在也將有效加快日韓遊客、特別是青年來華旅遊的步伐。不少免簽入境遊客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了他們來到中國的震撼體驗,中國城市的科技感、消費業態的繁榮、公共交通的高效、餐飲美食的物美價廉,讓“赴華遊”正成爲日韓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密碼”。例如,日本旅遊博主Osada在開啓上海之行之前,是一個只有幾千粉絲、內向敏感的小博主。而當他開啓中國之旅、用視頻展示在上海和北京的旅遊體驗後,油管訂閱數迅速增長至16.9萬,還因爲剛到中國時神經緊繃,“偷感”十足而被中國粉絲形象地調侃爲“不安仙人”。但隨着他親眼見識這裡友善的居民、整潔的街道、智能化的生活後,他的不安很快消失,開始真誠地向粉絲推薦中國,打破了不少人由於一些媒體的造謠而對中國產生的誤解。這類社交媒體的傳播與良好的口碑效應,在免籤政策的幫助下,可以預見未來“赴華遊”將成爲日韓年輕人展現其新銳、創新、時尚特質的一種旅遊消費行爲,而中國也有望成爲日韓年輕人開展畢業旅行、遊學、研學、甚至康養遊的重要目的地。
試行免籤的開放,不僅滿足了日韓商務人員來往便利化的需求,更加深了中日、中韓間人文交流的意願,實實在在地刺激了中日韓文旅合作的市場前景。隨着三方合作的不斷深入,“週末旅遊度假圈”將成爲中日韓人文交流進一步加速、升溫的催化劑,搭建起三國民衆民心相通的人文橋樑。(作者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旅遊管理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