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患「越頭症」、小孩怕沒朋友...臺語共學團串起臺灣母語孤島
「臺灣台語路協會」理事長董力玄是3個孩子的母親,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只用臺語向他們說話。 圖/張皓婷攝影
當華語成爲臺灣人生活的主流語言,卻有一羣年輕家長,堅持用全臺語和孩子溝通,甚至組成臺語共學團,陪伴孩子閱讀繪本、創作兒童歌謠、參與各類親子活動,他們這麼做,究竟是爲了什麼?主動參與共學團的又是什麼樣的家庭?
共學團串聯「母語孤島」 這一地區家長最願意送小孩上臺語學校
「臺灣台語路協會」(簡稱臺語路)理事長董力玄直言,這羣人「士農工商什麼都有」,有趣的是,幾年前臺語路曾針對共學團成員進行一項調查,如果未來成立臺語學校,有多少家長願意送小孩去就讀,沒想到意願最高的區域竟落在被戲稱「天龍國首都」的臺北市大安區,令人相當意外。
或許是在北部聽見臺語的機會比其他地方更加稀少,使這羣大都市的家長們對臺語式微有更強烈的危機感。雖然臺語路於2022年底才正式成立協會,但共學團早在8年前就已經存在,至今也在北北桃串起近10組共學團, 2018年則成立「牽囡仔ê手 行臺語ê路」臉書粉專,分享如何跟小孩講臺語,以及多元的臺語活動與資源。
在此之前,想將臺語傳承給下一代的家庭多半隻能單打獨鬥,董力玄形容,這些家庭彷彿一座座「母語孤島」,是共學團將他們串連起來,提供家庭以外的臺語環境支持。
至於新一代父母教小孩說臺語的原因,董力玄認爲有3大動機,一是原生家庭本來就習慣講臺語,二是透過語言尋求自我認同,最後則是爲了「情感」,也就是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用阿公阿嬤熟悉的語言來對話,對他們而言,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還存在情感基礎。
董力玄指出,對共學團的一些家長而言,語言和家族情感密不可分。 圖/張皓婷攝影
負面標籤讓人不願說臺語 長輩甚至得了「越頭症」
但難就難在讓長輩也願意開口用臺語迴應,更常見的情況是,長輩之間習慣用臺語交談,但轉身面對孩子卻自動切換成華語,董力玄說,「在臺語有一個詞叫『越頭症』(ua̍t-thâu tsìng),轉頭就對小孩講華語的症頭。」不過她認爲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爲老一輩在國語政策之下成長,說臺語被貼上沒水準、沒知識的負面標籤。
關於「越頭症」,董力玄相當有感,自己雖然會說臺語,但自有印象以來,家中卻鮮少使用這個語言,時隔多年,相同情況也發生在她的小孩身上,她發現小孩的阿公阿嬤明明都會說臺語,卻「無人慾共in講臺語(沒人要跟他們講臺語)」 。
身爲三個小孩的母親,董力玄覺得自己有責任跨出第一步,「我如果沒有跟他們講,臺語就會斷在我這一代。」因此8年前下定決心用全臺語育兒,老大當時只有6個月大,她花了好幾個月與長輩溝通,才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慮,「我就搬很多共學團裡的例子,告訴他們那個誰的家裡是醫生、誰的爸爸是外國人,他們小孩都講臺語。」
說服家人之餘,董力玄也開始找尋方法精進臺語能力,她與共學團的家長們找老師組成家教班,從頭學習羅馬字,她也從打開繪本就挫折闔上,到現在有能力協助培訓臺語故事講師,一路上都有共學團和家人給予支持。
除了帶孩子練習臺語,共學團的家長也學習如何用臺語讀繪本。 圖/臺灣台語路協會提供
不到3成人口用臺語與子女交談 母語瀕死怎麼辦?
董力玄坦言,由於家裡都用臺語對話,因此除了已經開始上學的老大,另外兩個小孩根本不會華語,每次帶孩子們回南部老家總是被「呵咾(讚美)」,這意味着就算在中南部,也很少見到臺語流利的小孩,而且臺語已經不是同齡孩子慣用的語言,她強調,「要看這個語言還有沒有活着,就是看人跟人之間會不會自然使用。」
董力玄認爲,在國語政策實施後,臺語彷彿受了重傷,更不要提客語、原住民語簡直已經入住加護病房,這番描述相當吻合文化部在2022年公佈的《國家語言發展報告》調查結果。報告指出,「與子女間交談主要使用的語言」前三名依序爲華語(67.6678%)、臺語(29.2266%)、客語(1.2661%),也就是等父母老去、子女長大成人後,本土語言的積極使用人口將剩下不超過3成。
報告進一步提到,若將文化部的調查數據對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語言活力指標的「不同世代語言傳承指標」,並將30至49歲視爲「父母輩」;50歲以上視爲「祖父母輩」,對應結果,臺語和客語的瀕危程度落在第3級的「明確危險」,馬祖語和原住民族語言則已經進入第2級的「嚴重危險」。
因此主動開口說成了延續語言生命的關鍵,董力玄解釋,「很多人覺得跟小孩講臺語,但他們又不用臺語迴應,沒有關係繼續講,他就是聽得不夠多才會不講。」例如第一天說「來食飯(來吃飯)」,過兩天再增加新的語句「來坐喔!來坐佇遮(來坐喔!來坐在這)」,一天聽一點,慢慢吸收、漸進學習。
董力玄表示,從人與人使用交談的情況,就能看出一個語言是否還活着。 圖/張皓婷攝影
說臺語交不到朋友?學校教育成母語延續阻礙之一
不過也有家長擔心全臺語育兒會讓小孩失去競爭力,對此,董力玄肯定地說,「在臺灣不可能學不會華語。」正因大部分家庭還是有講華語的成員,孩子們自然會成爲雙語小孩,共學團內就有家庭只說臺語,在家也不看華語電視節目,但孩子光是去公園跟其他小朋友玩就學會華語。
令人擔憂的反而是孩子拒絕再說臺語,董力玄透露,「我們遇到最大宗的情況是,家長很努力跟小孩講臺語,但小孩進到學校讀書後,好一點還願意在家裡講臺語,更多是直接不說了,因爲在學校裡面講臺語沒有人聽得懂,這是一個交不到朋友的語言。」
學校堪稱臺語家庭遇到的大挑戰之一,即使孩子沒有正面解釋,原因也不難猜。董力玄認爲,「孩子肯定有覺察到整個大環境對臺語的態度是偏負面的,甚至感受到大家好像覺得講臺語比較不好,小孩很聰明,他們都看得懂也感受得到。」
還有孩子在學校臺語課上,被老師點到念課文,乾脆假裝自己不會,用「無輾轉ê臺語(不流利的臺語)」朗讀課文,拒絕讓學校裡的人知道他會講臺語,孩子的媽媽爲此相當困擾。
董力玄分享,「他的媽媽一直想不通,是我哪裡做得不夠,讓我兒子覺得講臺語很丟臉?爲什麼去學校會這樣?」面對學校成爲「洗掉母語的地方」,臺語家庭無法在體制內教育獲得足夠支持,只好向外尋求更多可能,也就是共學團打造的臺語環境。
共學團透過講座,將過往的臺語育兒經驗分享給更多有意願傳承臺語的家長。 圖/臺灣台語路協會提供
創造資源、傳授經驗 共學團成臺語家庭後盾
回首一路上的堅持,董力玄說,推動臺語共學路上最大成就,就是真的照顧到曾經是一座座孤島的臺語家庭,以及陪伴一羣手牽手成長的臺語小孩,近5年他們也透過講座傳授臺語育兒經驗,讓想成爲臺語家庭但不知從何開始的家長,也有機會加入。
臺語路共學團這些年促成多元的臺語資源誕生,舉辦體驗活動、出版臺語繪本,甚至組成「臺語路親子樂團」,創作新時代的「囝仔歌(兒歌)」,讓孩子們有一個用臺語交朋友和學習的自在空間,同時努力鬆動大環境,像是向公家單位請願,在科教館等公共場域提供中英日語外的臺語導覽服務,目標都是爲了爭取母語受教權。
有了共學團作爲後盾,讓孩子們不致遺忘母語,但董力玄也毫不避諱地說,現階段學校完全無法讓母語更加深化,如此一來語言能力將停留在非常淺層的位置,不利語言發展,因此她也呼籲母語的師資缺口要儘快補上。
Take action!加入《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