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壤 美學者:大陸經濟超越美國曆史預兆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壤學者大陸經濟超越美國曆史預兆

工作人員凌晨卸載嫦娥五號返回器,被美國學者認爲這是中國重視研發投入、經濟和技術上超越美國的歷史預兆。(新華社

陸媒報導,嫦娥五號探測器於今(17)日凌晨帶回月球土壤並安全降落在內蒙古常春藤名校達特茅斯學院商學院院長斯勞特(Matthew J. Slaughter)認爲此消息阿雷西博(Arecibo)電波望遠鏡崩塌是近期最重要經濟新聞,象徵中國重視技術、研發投入,可能是超越美國的歷史預兆。

嫦娥五號被不少大陸網友戲稱是史上最貴挖土計劃,卻是繼1976年蘇聯Luna 24號後,44年來首度能將月球採樣帶回的壯舉,也讓中國成爲美國、蘇聯之後全球研究月球土壤的第3國。

斯勞特認爲,構建經濟繁榮的最重要機遇之一就是基礎研究,而民間對研究投資太少,解決方法是由政府提供支持,因此美國國父們也將專利版權寫入憲法。中國嫦娥五號探月成功和美國沒有修復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電波望遠鏡計劃,正顯示雙方對研究投入態度差異

他指出,美國在研究領域投資於1965年達到峰值,當時太空競賽中美國的前端發現後來催生網際網路與GPS(全球定位系統),但1970年代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總署)支出已經腰斬,到去年聯邦研發總支出僅佔預算2.8%、GDP(國內生產總值)0.6%,是60多年來最低。

反觀中國從5年前啓動「中國製造2025」時就成立900多支創新基金規劃近3500億美元研發投資,而且從2000年到2017年中國研發支出平均每年成長17%,導致美國從全球毫無爭議領導者下降爲重要的領導者,因爲中國正在快速消除創新差距,甚至有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在研發支出已經超越美國。

斯勞特寫到:「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偉大的國家也有勇氣爲明天投資......在新冠疫情悲劇中,全球2大超級經濟體貿易與其他領域爆發衝突。但最近,當一國的科學家標誌性設施崩塌哀悼時,另一國科學家正爲即將到來的發現慶祝。歷史是否會把這時刻視爲一個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