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的苦日子來了

(圖/本報系資料照)

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就任時,有人找出歐巴馬總統就職與卸任時的「上下班」照片對比,前者神情嚴肅緊張,後者滿臉笑容,讓人看了不禁莞爾。同樣的照片也出現在此刻新舊任閣揆交接典禮上;卸任的蘇貞昌一派輕鬆,還笑着虧神情相對凝重的陳建仁「你的苦日子要開始囉!」。

確實,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內閣改組歹戲拖了2個月,總統大選也僅剩下1年,陳建仁此時接下爛攤子,無異百廢待舉。而陳建仁本人除了學術抄襲、戀棧名利等操守爭議外,前任留下的高端疫苗弊案、超徵稅收還稅於民、治安敗壞、黨內黑金糾葛等問題,都亟待處理;在野的國民黨更對新內閣叫陣,指出「經濟萎縮、勞工低薪、勞保黑洞、能源失衡」等四大挑戰,沒有一項是可以輕易解決的簡單課題。

但真正艱難的,恐怕不僅是外有在野黨的磨刀霍霍,而是內有黨內派系的虎視眈眈。也許陳建仁本是蔡總統制衡賴清德競選大位的最後一張底牌,但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慘敗,只得讓蘇貞昌提前下場;加上鄭文燦涉論文抄襲,賴清德主動出擊取得黨主席大位,打亂蔡英文的佈局,迫使陳建仁必須提早上場解圍。但黨內總統初選競爭在即,不論是想爭取大位的賴清德、甚至是蘇貞昌,以及新潮流、正國會等派系,應該沒人希望英系的新閣揆風生水起。

我國自總統直選後,閣揆當不成總統的魔咒至今未能打破。一旦施政沒有起色,閣揆隨時可以陣前換將,讓陳建仁從制衡賴神的王牌,一下淪爲蔡總統,甚至是鄭文燦的防彈衣。這也難怪陳對接掌閣揆意願不高,以致內閣改組拖拖拉拉。

內閣改組本來希望氣象一新,讓民進黨可走出敗選陰霾,但新內閣要讓民衆耳目一新難度很高。首先,今年國際經濟局勢仍堪憂,要讓民衆在後疫情生活上有感提升並不容易。其次,疫情趨緩,少了移轉焦點的絕佳代罪羔羊。第三,內閣人事改組幅度有限,亮點貧乏,加上派系平衡痕跡鑿鑿,爭議部會首長不動如山,民衆難抱期待。加上美中對抗與兩岸關係未見趨緩,臺灣戰爭與政治風險提升,外資恐怕也會傾向觀望。

新閣揆難爲,尤其大多數閣員不是陳建仁自己找的,號令能否貫徹尚不可知;重要政策恐也難自己拍板,發揮空間受限,卻須扛起全責;黨內派系矛盾處理不來,袖手旁觀與扯後腿的自己人恐怕不比外人少;最後陳建仁只能成爲制衡他人的棋子,甚至淪爲棄子,這種閣揆心裡當然苦。

陳建仁的苦日子纔剛要來,但民衆的苦日子卻過很久了,「溫暖堅韌內閣」有能力讓人民日子過得更好嗎?全民都等着看。(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