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除了大陸地圖,臺北街道名還藏了哪些秘密

臺北市街道命名。(作者提供)

今天上午,「地圖可顯示臺灣省每個街道」,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一,目前已引發超過10.8億閱讀、6.5萬討論。

城市是不斷進行文化生產的場所,而街道正是城市的血脈,每座城市也自然孕育了迥異卻獨特的街道,動力火車唱,「忠孝東路走九遍」,羅大佑唱,「臺北街頭巷尾四界攏是人」。

一起看看臺灣,「依然是我們愛的臺灣」。

臺灣街道更名史

在日據時期之前,臺灣的街道命名與清朝別無二致。但進入日據時期,城市區塊的劃分模式則以「XX町X丁目」的方式取而代之。這種方式與日本街道一脈相承,卻也令街道名的地位不再如之前一般重要。

1945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來臺,爲「去日本化」,頒佈了《臺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舊有的大正町、昭和町、乃木町等日本式的町目系統銷聲匿跡,現今大家熟悉的名稱自此進入大衆視野。如宣揚三民主義的「民生路」、「民權路」、「民族路」;帶有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忠孝路」、「信義路」等。

大致說來,在《改正辦法》中,有四項命名規則:

1. 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者:如中華路、信義路、和平路等。

2. 宣傳三民主義者︰如三民路、民權路、民族路、民生路等。

3. 紀念偉人︰如中山路、中正路等。

4. 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者。

值得注意的是,臺北的城市街道規劃在1946年就開始定型。時任公署民政處代理技正的鄭定邦,承擔了對臺北市街道的更名工作。今日耳熟能詳的街道,如「信義路」、「忠孝東路」、「重慶南/北路」等都於這一時期正式落定。

鄭定邦來自上海,其在上海的早年生活工作經驗,在他爲臺北城市街道的命名工作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而上海街道命名形式源自1862年的《上海馬路命名備忘錄》。當時,英美雙方決定聯合整頓英美租界的馬路名,雙方意見不一。最終,英國領事麥華陀主張以中國地名對馬路命名。至1865年,27條道路擁有了沿用至今的新名字。南北向的道路往往以省命名,東西向道路則採用市的名稱,但馬路順序卻與名稱所包含的「地名」背後的實際地理位置無關。

臺北道路的「地圖化」

對比上海,臺北的「地名道路」則更有規律。以當時的「公署」(即今日的「行政院」,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辦公場所)爲中心,其道路的排布,則與其名稱的實際地理位置吻合。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辦公場所處於忠孝東路與中山北路口,若以此爲中心,將臺北市分成四大象限,則會發現這些道路恰好以實際地理位置錯落分佈。如「公署」西北方的大同區,坐落了「寧夏」路、「太原」路;東北方的中山區,有「長春」路,「吉林」路;西南方的萬華區,則有「西藏」路等。

但也有一些例外。部分城市的名稱現今已不再沿用,但冠以這些地名的街道名卻仍然保留。如大同區的「迪化」街,其「迪化」一名原是烏魯木齊市的曾用名。

臺北市街道命名與大陸地理。(作者提供)

西區東區「找不同」

或許有細心的朋友注意到,臺北市有「西路小,東路大」的怪現象。忠孝東路是臺北市最長的街道,比它的「兄弟」忠孝西路足足長了數倍有餘。另外,「城市地名」道路也多半集中在西區。這實際上是因爲,在日據時期,臺北市的範圍只包含了如今的中正、萬華、中山、大同、大安等區。

自然,在歷史沿革中,臺北市範圍不斷擴大。1938年松山莊併入臺北市,至45年國民政府來臺時,臺北共有10個行政區。1967年,臺北市升格爲「院轄市」(後來改稱「直轄市」),城市地位再次上升。次年,南港鎮、內湖鄉、士林鎮、北投鎮等也被併入臺北市轄區範圍。1990年,臺北市再次進行行政區規劃,松山區南部獨立成爲信義區,現今的12個區劃也被正式劃定。

看着這些熟悉的路名,「都是含有故鄉的路,希望也是歸家的路」。期待有一天,可以漫步於臺北的特色街道,在愉悅的日子裡,相互打招呼說,「嘿!祝你今天過得開心!」

(柚TT)

(本文來源:「柚子鋪聊臺灣」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