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聲音丨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鋒:中國有兩家使用霍尼韋爾工藝的SAF工廠在建

財聯社6月27日訊(研究員張玉虹 記者郭鬆嶠)6月25日-27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市舉行。本屆論壇以“未來增長的新前沿”爲主題,吸引了來自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名代表參會。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鋒在論壇開幕式後接受財聯社專訪,提及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航空業碳減排的重要路徑,中國目前有兩家使用霍尼韋爾工藝的客戶工廠在建。

跨國公司與本土企業同臺競技

財聯社:本屆達沃斯你重點關注哪些議題?

餘鋒:我主要關注兩個方向。首先,霍尼韋爾是外資背景的企業,所以特別關注中國政府對外企的態度和中國的營商環境。總理在開幕式上明確講了“跨國公司與本土企業在公平的賽道上同臺競技、交流合作”。我認爲這是一個健康良好的信號。

第二,我們關心中國經濟下一步的重點。霍尼韋爾全球業務明確地圍繞未來航空、能源轉型、自動化三大趨勢。總理的講話中多次提及能源技術、綠色能源。我想這意味着綠色經濟方面充滿技術創新、做大業務的機會,能夠爲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財聯社:霍尼韋爾將在中國展開哪些業務佈局?將考慮哪些區域?

餘鋒:我們正在圍繞未來航空、能源轉型、自動化三大趨勢展開業務。航空方面,我們會繼續加大力度,與中國航司積極合作。一是希望他們在選型的時候,儘量多考慮霍尼韋爾先進的產品和技術。二是針對他們現有的搭載霍尼韋爾技術和產品的飛機,我們要持續做好服務。此外我們也一直積極參與C919項目。隨着整個中國航空業的發展,我相信霍尼韋爾可以持續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爲航空業做出重要貢獻。

工業自動化方面,我們提供服務方案提升自動化和管理水平,幫助產業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挑戰。現在數字化時代,客戶和消費者對速度和質量的要求大大提高、耐心在減少,自動化和智能化可以有效輔助解決這個需求。

智能建築是能源轉型的重點方向之一。中國改革開放40年多來,建成了包括機場、地鐵、醫院、酒店在內的大量建築。已建成的建築在智能化、低碳化改造方面有很多機會。幫助客戶通過不大的投資,在不影響舒適性和可用性的情況下,實現綠色低碳節能的技術改造,是我們自己的團隊和合作夥伴在做的工作。

隨着“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能源轉型已經成爲中國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趨勢。能源轉型的其中一個維度是用更先進的化工產品來替代原有的化工產品。以汽車製冷劑爲例,現在使用的第三代製冷劑雖然效果很好,但是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大。霍尼韋爾早在十多年前已預見到市場需要全球變暖潛值更低的解決方案以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投入巨資開發了第四代製冷劑,在實現同等製冷效果的同時具有極低的全球變暖潛值,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技術。

我們也看好未來幾十年航空業將高速發展。但隨着其他行業的降碳,飛機航空業的碳排放比重會大幅度提升。現在全球大概3%的碳排放來自於航空業。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預測,伴隨着航空業的持續發展,如果不做出額外的減排努力,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25%的碳排放來自航空業,航空業的碳減排需求越來越迫切。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6000元的地溝油到18000元的可持續航空燃料

財聯社: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SAF?

餘鋒:SAF有幾條不同的技術路徑。

第一種是利用地溝油製成SAF。霍尼韋爾Ecofining™是一項已在世界各地使用多年的成熟技術。該技術用於生產SAF,與化石燃料相比,其溫室氣體(GHG)排放量最多可減少80%。考慮到現在地溝油大約6000元一噸,可持續航空燃料大約18000元一噸,這種技術的應用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第二種技術路線是乙醇制可持續航空燃料。比如甘蔗榨完糖後的秸稈,以前通常是焚燒或者填滿處理。現在我們有技術把秸稈變成乙醇,再變成航油。此外,我們還有甲醇制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由綠氫與二氧化碳製成電子甲醇,再轉化爲SAF。乙醇和甲醇大約幾千塊一噸,相比成品SAF的價格,有着良好的經濟效益。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新質生產力。我理解新質就是用全新的突破性的技術,爲企業和社會帶來重大的效益,實現企業、消費者、社會三方受益。SAF就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技術。

財聯社:SAF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如何?

餘鋒:回收週期短的項目需要兩三年,回收週期長的項目也只要五六年。目前,霍尼韋爾已攜手合作夥伴分別於江蘇省連雲港市和四川省遂寧市打造大型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兩個項目均選用霍尼韋爾Ecofining™工藝技術、催化劑和設備,以廚餘油和動物脂肪爲原料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