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沒買房超後悔? 房產學者:持有現金是「慢性破產」

▲很多人會講「十幾年前沒買房,現在後悔莫及」。(示意圖記者黃靖惠攝)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買房時機不對,一直悔不當初?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認爲,想賺大錢的,重點不是在房貸,而是應該借款進行財務槓桿操作,在任何情況下都該理財,房地產不是唯一理財的標的

章定煊在臉書上寫道,每年上貨幣銀行學時候,都會拿辛巴威幣來提。辛巴威當年因長期積久外債經濟不穩,竟用大量印鈔方式解決,但也造成通膨失控,2008年辛巴威決定發行「極高面額」的貨幣來對付困難。以美元來算,2006年的辛巴威幣,只剩100億兌1美元的價值,到了2009年更慘,是300兆兌1美元,最後該國紙幣只剩下「收藏功用」。

章定煊以辛巴威幣來舉例,「假如說有一個人在2006年中持有100億二代辛巴威幣,是身家5億臺幣大富翁。可是他只要持有不到一年,二代辛巴威幣最大幣值1000億出爐,他已經破產了,從5億臺幣身家的大富翁,變成能買十分之一個麪包窮光蛋。」

假如說這個大富翁2007年又瞬間海賺了100億張100億面額的二代辛巴威幣,變成身家數十億臺幣的大富翁。這些辛巴威幣他再持有一年,到了2008年,第三代辛巴威幣登場,1比100億收回二代辛巴威幣。這位大富翁的100億張100億二代辛巴威幣,只剩下100億的三代辛巴威幣,三代辛巴威幣發行最大面額是一百兆,它的購買力只有三個雞蛋,這個大富翁再度破產了。

不過,若反過來,一個一屁股債的窮光蛋,2006年欠了價值5億臺幣的辛巴威幣,到了2007年他的債務瞬間消失;然後他又去欠了幾十億臺幣的辛巴威幣,到了2008年,他的債務又消失了。

▲章定煊強調,要後悔的不是沒早點買房,而是投資在最不該投資的──「貨幣」。(圖/記者湯興漢攝)

章定煊指出,這個辛巴威幣故事有個啓示,他指出臺灣央行十多來的貨幣政策,中間偏寬鬆、 偏寬鬆、適度寬鬆、視情況寬鬆,利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超過500萬大額定期存款利率只有0.160%,大家平常放錢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只有0.09%,「持有辛巴威幣,是快速的破產,持有新臺幣是慢速的破產。進行辛巴威幣貸款負債是快速的消失,進行新臺幣貸款,負債是慢速的消失。」

章定煊強調,很多人會講「十幾年前沒買房,現在後悔莫及」,但其實真正要後悔不是買不買房,而是這些人投資在一個最不該投資的地方,就是貨幣。想賺大錢的,重點不是在是否房貸,而是應該借款進行財務槓桿操作,不過章定煊也說,其實在任何情況下,都該理財,而不是房地產就是唯一理財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