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陸企在歐洲機械汽車市場威脅德霸主地位

大陸製品競爭力大幅躍進,在歐洲搶走德國機械汽車等傳統強項的市場,威脅德霸主地位。圖爲中國電動車參加法蘭克福汽車展。(圖/新華社)

根據德國科隆國際經濟研究所最近發佈調查報告顯示,在歐洲內部市場上,中國對德國構成了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壓力。包括機械製造和汽車工業等德國的傳統強項,中國也在不斷挑戰德國的霸主地位。

《德國之聲》引述《世界報》的報導說,在2000年到2019年期間,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大幅度提升。德國和歐洲應對這一發展趨勢高度警覺,因爲事實證明,中國總是會將經濟成就轉化成政治影響力。

這篇題爲《中國已對德國核心產業構成威脅》的報導說,同以前不同的是,中國企業現在已開始越來越多的向歐洲出口技術含量很高的工業產品,這些產品原本是德國的強項產品。據科隆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中國對歐盟出口產品中,技術產品的比例已經2000年的50.7%增長至2019年的68.2%。

科隆經濟研究所的專家馬蒂斯(Jürgen Matthes)表示,中國產品不僅在全球市場上對德國構成競爭,在歐洲本土市場上也同樣如此。從2005年以來,德國對歐盟市場出口產品的份額一直在回落。總體回落幅度雖然不大,但德國拳頭產品的份額卻在明顯下降。

馬蒂斯表示,尤爲令人驚訝的是,中國早已不再是服裝、玩具等簡單商品或標準化娛樂電子產品的供應商。一些我們認爲只有德國才擁有相關技術的產品也早已成了中國的出口產品,其中包括機械製造、藥物製品以及汽車工業產品。

德國工業界普遍認爲,由於中國政府對本國企業提供高額補貼,市場競爭早已出現了扭曲。因而歐盟必須採取措施,以保障公平的競爭環境。德國工業聯合會總監朗格(Joachim Lang)表示,德國必須認清中國的真面目,即制度性的競爭對手,歐洲對此也必須表明態度。

報導說,多年以來德國總理梅克爾從未有過如此態度鮮明的表態。因爲她不想得罪中國這樣一個重要的交易夥伴。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下一屆德國聯邦政府會如何應對北京呢?

德國汽車工業經濟研究所(CAM)週日發佈的汽車工業創新排行榜上,大衆公司以技術創新最多榮登榜首。但德國在汽車工業界的霸主地位顯然已經受到強勁挑戰,排名前10的汽車製造商中有3家來自中國。

《柏林日報》稱,在電動車領域和用戶體驗方面的創新使大衆公司獲得高分,而戴姆勒則在自動駕駛方面贏得好評,寶馬以總分88分排名第4。排名第5的是來自中國的上汽集團,此外長城和吉利也都得以躋身前10名。德國汽車經濟研究所所長布拉策爾(Stefan Bratzel)警告,除了特斯拉之外,德國汽車工業還面臨來自中國的創新競爭,中國在電動車、聯網以及自動駕駛方面也已經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