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掀起數據中心投資熱潮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15日報道,在東南亞地區,建設數據中心的動向不斷涌現。美國微軟公司等信息技術(IT)巨頭在各國進行數千億日元規模的投資。投資的決定因素之一在於,在東南亞擴大應用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滿足數據中心的大規模用電需求,進而抓住當地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AI)相關需求。

關於加快在東南亞投資的背景因素,微軟亞洲區總裁艾哈邁德·馬茲哈里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社專訪時解釋道:“東南亞地區有巨大潛力,人口數量可與歐洲相匹敵,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地區之一。”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4月底至5月初走訪東南亞各國,新建數據中心的消息陸續發佈。微軟預計將在印度尼西亞投資17億美元,在馬來西亞投資22億美元,並計劃建設在泰國的首個數據中心。

美國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7日宣佈,在2028年之前投資約90億美元,推進在新加坡擴建數據中心等。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相關投資分別達60億美元和50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以及東南亞各國通信巨頭也計劃擴大在東南亞的數據中心業務。

各企業加快建設數據中心,目的在於抓住迅速增長的生成式AI需求。據美國科爾尼公司估算,截至2030年通過引進AI等,東南亞地區合計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1萬億美元。印尼GDP將增長3660億美元,泰國和馬來西亞GDP分別增長1170億美元和1150億美元。

在生成式AI應用方面,數據中心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爲此,各IT公司首先要建設基礎設施,以期促成AI相關服務普及。

另一方面,各企業還須努力採取措施推動脫碳和抑制氣候變化等。生成式AI的運轉離不開數據中心龐大的計算能力。計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給設備降溫的冷卻系統是必要的,電力消費量也將激增。據國際能源署(IEA)估算,隨着生成式AI的應用規模擴大,全球數據中心2026年電力消費量將擴大至2022年的2.3倍。

爲此,也有聲音指責稱,增設數據中心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例如,新加坡政府出於環保考慮於2019年對新數據中心的建設按下暫停鍵。2023年,新加坡政府批准部分符合環保標準的數據中心新建計劃,但數量和範圍有限。對此,也有業界人士不無焦慮地指出:“無法應對需求,將失去競爭力。”

關於對新加坡數據中心等的投資計劃,亞馬遜尚未透露完成時間和規模等具體細節。新加坡政府似乎尚未批准亞馬遜新建數據中心。

不過,在東南亞地區,可再生能源的跨境採購正式啓動,採購難度日益降低。老撾得益於湄公河的豐沛水量,電力供應七成來自水力發電,開始向泰國等國家售電。越南引進海上風力發電也取得進展。

據IEA介紹,2020年東南亞發電量中七成以上來自煤炭和天然氣等火力發電,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或將佔40%以上,2050年則可能超過90%。可再生能源能否如預測那樣普及尚不明朗,但馬茲哈里強調:“東南亞擁有豐富的水力發電等‘綠色電力’,最適合強化數據中心。”

在推進建設數據中心的同時,各企業還加快推進AI相關服務本土化。在納德拉訪問東南亞各國期間,微軟提出推出支持印尼語、泰語和馬來語的生成AI開發工具,並承諾在東南亞培養250萬名AI人才等。

納德拉在訪問期間與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泰國總理賽塔·他威信、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舉行會談。亞洲經濟研究所的磯野生茂指出:“其目的在於,對東南亞AI研發方向和地區整體法規的制定施加影響。”

在東南亞,也有人對歐美主導的生成式AI抱有警戒情緒,但另一方面對接受外來投資推進擴建數據中心持積極態度。各IT公司要想抓住當地不斷增長的AI需求,除降低環境負荷外,能否採取合作姿態獲得支持也是關鍵。(編譯/馬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