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四年後,榮耀終於“改頭換面”
近期,榮耀股改完成、並正式啓動 IPO 的消息,成爲科技圈和資本市場的一個重磅炸彈。
在此之前,榮耀已多次優化股權結構,接連完成多輪重要融資、吸引多元化資本進入。股改完成,代表榮耀上市計劃的首個關鍵環節已經告終,後續將適時啓動IPO流程。
靴子終將落地,榮耀的優勢會進一步加強:
其一,股權結構更合理,有助於高效決策,迅速響應市場變化;其二,未來的融資和產業合作更便利,資本的流入不僅能支撐技術研發,還能加速產品的迭代升級。
然而,有關何時上市、上市地點等問題,仍需要結合市場環境、公司財務狀況以及行業競爭格局綜合考慮。
而且上市並非終點,作爲前車之鑑的小米,曾在2018年港股上市後經歷了長達一年的下跌,股價一度較高點下跌近60%。更何況,市場環境早已大不相同:整個手機市場依舊處於下行週期,產品同質化嚴重,用戶換機動力不足,市場飽和導致價格戰亂起......
對於榮耀來說,成功IPO意味着更多的未知與可能。
01.國資主導的多元化結構
榮耀官方在2024年12月28日宣佈,自2024年第四季度啓動的股份制改造已順利完成,公司名稱由“榮耀終端公司”更名爲“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一出,便引發資本市場熱議。業內普遍認爲,榮耀上市將進入倒計時階段。根據相關監管規定,待股改完成後,榮耀便可進入“上市輔導”等上市流程,正式衝刺資本市場。
回顧榮耀的股改歷程,與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分析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時提出的“三步走”計劃很相似,該計劃簡述爲:
第一步,先改爲兩個主體以上的有限責任公司;
第二步,改爲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步,上市。
2020年榮耀從華爲獨立時,收購股東主要由深圳國資委主導,大量中小渠道商入股但整體股權佔比較低。同年11月,華爲將榮耀轉讓給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這舉措並非簡單的業務分割,背後有深遠考量。
一方面,深圳國資持股高達90%以上,成爲榮耀堅實的後盾;另一方面,其餘股東由經銷商、代理商組成,便於榮耀重新構建供應鏈體系(實踐證明該決定的正確性,文章第二部分會有提及)。
彼時榮耀完成「第一步」,接下來幾年的時間,榮耀不斷進行資本運作,致力於引進多元化投資。
2022年,榮耀新增6名股東,包括京東方這樣的巨頭,以及由國務院國資委實控的中金祺智、深圳市國資委實控的國信資本等國資企業。
2024年8月,榮耀宣稱獲得中國移動的投資,10月,榮耀再次聲明獲得中國電信、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基石旗下基金、特發基金,以及新一輪代理商投資平臺金石星耀等機構的投資。
2024年以來,榮耀進行了多輪融資和股東調整,股權結構已呈現多元化趨勢,完成了「第二步計劃」。天眼查顯示,榮耀目前註冊資本爲322.4億元,有23位股東,涵蓋地方國資、第三方資本、經銷商、供應商、運營商等多種類型。其中,國資仍站主導。
02.從獨立到自立
自2020年11月從華爲體系獨立,榮耀曾跌落到市場份額僅有3%(2021年Q1)的低谷,也抵達過17.1%和華爲並列第一(2024年Q1)的輝煌,實打實走過一段重生之路。
2004年,華爲推出了一款U8860 Honor,這是第一款榮耀手機;
2013年12月16日,榮耀(Honor)品牌發佈,榮耀品牌正式成立;
2020年,華爲遇到難熬的坎,同年11月17日,華爲宣佈出售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
8天后,在華爲深圳阪田總部,榮耀與華爲正式告別。
翻閱以往資料發現,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曾發表講話,稱“以後就不要藕斷絲連”“不能像小青年一樣,婚姻戀愛,一會熱一會冷,纏纏綿綿,劃不清界線”“也不要心疼華爲,去想你們的未來吧!”
榮耀轉身離開,拋開過去的一切重頭來過。聽着豪氣,但現實往往是血淋淋的。
2021年第一季度,榮耀市場份額斷崖式下跌至3%。用榮耀CEO趙明的話說,“那時候是在一片忙亂中度過的。在那個過程中,榮耀生死未卜。我們能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存活,那都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有人跌落谷底便無人問津,但有人偏偏能逆風翻盤一飛沖天,榮耀就屬於這一種。
存量市場下,擺放在國產廠商面前的可選擇路徑不多,要麼以創新性的產品開闢新的需求,要麼拼命內卷,從友商手中搶奪蛋糕。絕望邊緣,榮耀選擇了三條腿走路:
供應鏈上,榮耀與英特爾、美光等供應商實現了供應鏈的100%恢復;渠道上,放棄以往的線上主戰場,大力發展線下渠道;產品線上,進行了“211天急行軍”,研發出獨立後的第一款重磅產品榮耀50系列,引起市場的熱烈反響。
榮耀從華爲剝離,僅用半年時間就恢復元氣,從3%的市佔率逆襲到國內市場第二的位置。此後,便保持一年一更的頻率,陸續推出Magic V、Magic Vs、Magic 5等摺疊高端產品。2024年Q3,榮耀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爲15%,排名僅次於vivo和華爲;同期在中國市場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379元)以上的價位段中佔到5%的市場份額,排在蘋果和華爲之後。
如今榮耀在手機界的存在感很足,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活的漸入佳境。或許再回憶起獨立之初市場的種種質疑,每一位榮耀人的內心早已淡然。
03.先突破,再造富
若榮耀能順利在2025年上市,手機界將迎來一場久違的資本盛宴。接下來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要爲順利上市鋪路,給資本市場講好故事,尋求估值最大化。
榮耀的估值會是多少?據《華爾街見聞》報道,一份pre-IPO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於2024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估值定在2000億元,但未獲榮耀方面證實。
此前有消息稱,榮耀定下的目標是到2026年每年出貨1億部手機,比2023年增長75%,到2028年成爲全球三大手機廠商之一。
看得出,手機無疑是榮耀未來的主要增長點,但想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
據IDC數據,2024年的前三個季度中,榮耀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市佔率分別爲17.1%、14.5%、14.6%。其中,在第三季度,榮耀市佔率同比下跌22.5%,跌至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5位,也是國內前五手機廠商中跌幅最大的手機廠商。
此外,榮耀雖進軍高端市場多年,但總體發展比較乏力。從Canalys數據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600美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手機市場中,蘋果的市場份額爲54%,華爲26%,榮耀僅有6%。
摺疊屏領域雖略有成績,但市場依舊不算大。IDC顯示2024年二季度中國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爲257萬臺,僅佔同期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3.6%,所以並不能把增長點全部寄希望於該領域。
要獲得更大估值,除了手機這種核心業務,生態系統同樣重要。市場普遍將榮耀與小米相提並論,小米擁有更豐富的生態鏈,而且正在涉足汽車製造。相比之下,榮耀似乎完全錯失了智能汽車市場,且一直沒能在多元化上打出影響力。
過去榮耀一直在強調萬物互聯,甚至提出了“1+8+N”全場景戰略。然而2023年以來,趙明提及全場景戰略的頻次顯著減少,榮耀智能家居並未如預期般佔領市場份額,筆記本、耳機、平板等市場表現也平平。
榮耀在海外幾乎從零開始,直至今日顯有成效。據榮耀統計,2024年12月,榮耀海外市場銷量佔比已追平中國區市場,各佔比50%,這也是獨立四年以來首次。不過,維持利潤是榮耀將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因爲先期市場投入比較大,也需要有更多的精細化運營。
整體上說,榮耀算是中規中矩的手機品牌,在業務、股權結構上均關聯甚密,並要承擔起養活龐大渠道商的負擔,未來發展也並非坦途。對於榮耀來說,相比上市造富,要更關注業務發展,只有認清方向在哪裡,才能以之爲錨點,找到長久的生存法則。
本文源自: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