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陽能中企下手 歐盟官員警告:恐阻礙實現能源轉型目標

歐盟官員警告:對太陽能中企下手,恐阻礙實現能源轉型目標。(新華社)

在歐盟朝着雄心勃勃的太陽能發電倍增目標邁進之際,頻頻傳出其計劃動用「貿易武器」減少對中國大陸供應依賴的消息,這種主動爲自身能源轉型目標設置路障的想法,引起了歐盟高級官員的擔憂。

觀察者網綜合英國路透和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當地時間2月5日,負責制定綠色融資戰略的歐盟委員會金融專員梅雷亞德.麥吉尼斯(Mairead McGuinness)警告稱,歐盟在考慮採取任何限制太陽能電池板、矽片和其他組件的進口之前,都得考慮其爲自身太陽能產業佈局設置的目標,「歐盟需要獲得負擔得起的太陽能電池板」。

對此,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 Power Europe)首席執行官沃爾布加.海梅森伯格(Walburga Hemetsberger)稱讚歐盟委員會明顯反對貿易措施的態度,「歷史已經表明,貿易保護措施並未讓太陽能產業迴流」,她呼籲歐盟給予歐洲製造商更多、更易獲得的支持。

上週(2月1日),一個名爲歐洲太陽能製造委員會(ESMC)的行業協會警告稱,如果得不到緊急支持,歐洲製造商將破產,該協會敦促歐盟委員會採取緊急措施,以應對中國太陽能組件進口激增的局面。

針對歐洲部分製造商呼籲歐盟動用貿易武器的要求,來自愛爾蘭的歐盟委員會金融服務、金融穩定與資本市場聯盟專員麥吉尼斯在歐洲議會提出了異議,她在歐盟委員會的職責包括進一步制定綠色融資戰略、以支持「歐洲綠色協議」的實施。

麥吉尼斯5日在歐洲議會一場辯論中表示,歐盟正在研究一系列支持太陽能產業的「工具」,但「歐盟需要獲得負擔得起的太陽能電池板,以推動綠色轉型,釋放經濟機遇。」

路透提到,目前,歐洲佈局的太陽能電池板中有97%是進口產品,其中多數來自中國大陸。

「鑑於我們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來實現歐盟太陽能佈局目標,」麥吉尼斯對議員們表示,採取任何潛在措施之前都要權衡利弊,要考慮到歐盟在能源轉型方面爲自己設定的目標。

歐盟委員會計劃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從2023年的2.6億千瓦提高到7.5億千瓦。

麥吉尼斯稱,由於全球「供應過剩」,進口激增,太陽能電池板價格下跌幅度已經超過40%,這對歐洲民衆和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商來說是機遇,但「對歐盟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來說顯然是挑戰」。

但她認爲,只有「在符合歐盟整體利益的情況下」,才應該使用貿易措施。《南華早報》稱,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歐盟主要成員國不願與中國開闢新的「貿易戰線」。

麥吉尼斯沒有透露歐盟會採取緊急措施,而是列出了歐盟委員會已經採取的一系列行動,並將重點放在未來可能有助於支持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立法上。據她介紹,根據靈活的國家援助規定,歐盟委員會已經批准了9項計劃,預算超過120億歐元(約合928億元人民幣),用於採購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在內的清潔能源設備。

此外,麥吉尼斯表示,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的談判代表們可能在2月6日敲定《淨零工業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旨在讓公共部門進行清潔能源設備招標時「將價格以外的因素納入考慮範圍」。

這位歐盟專員透露,該法案要求歐盟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約有三分之一在歐盟生產,意味着把來自「單一來源」的供應產品佔比壓到65%以下,並在採購過程中對壟斷「特定淨零技術」(如太陽能)的國家的企業實施制裁。

但麥吉尼斯認爲,歐盟對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的依賴可能會加劇,「一方面,全球太陽能電池板的佈局預計將進一步加快,另一方面,大規模擴大生產的佈局也在醞釀之中,主要在中國。」

針對麥吉尼斯主張歐盟在動用貿易武器和實現自身能源轉型目標之間「權衡」的觀點,部分歐洲議會議員提出了不滿。

來自德國的中間派議員恩金·埃爾奧盧(Engin Eroglu)稱,麥吉尼斯應該意識到歐洲面臨的嚴峻形勢,埃爾奧盧將此歸於所謂「中國的不公平競爭」。

近期,歐洲多家太陽能企業遭遇生產危機,被歐盟一些人歸咎於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的大量進入和他國政府的補貼。一些歐洲製造商敦促歐盟採取緊急措施,以避免本土企業在與中國大陸進口產品的競爭中倒閉,這些人稱競爭壓力主要來自「價格壓力」。

路透社提到,歐盟也在與包括美國和印度在內的國家合作,以減少對中國大陸供應的依賴。報導稱,如果這些措施(包括幫歐盟製造商清庫存)無法迅速實施,將促使歐盟委員會考慮採取所謂「保障」措施,即設置額外關稅和進口配額。

不過,歐盟太陽能產業內部對此存在分歧。

2月1日,代表約80家企業的歐洲太陽能製造委員會(ESMC)在寫給歐盟委員會的信中聲稱,中國大陸太陽能組件「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大幅下跌」,呼籲歐盟在未來幾周內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大量採購歐洲製造的面板(來解決庫存積壓問題)、增加歐盟項目資金,並限制中國大陸產品進入歐盟市場,以減少「對單一國家的過度依賴」。

但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 Power Europe)公開反對設置任何貿易壁壘,呼籲提供財政支持,如通過國家援助規則提供幫助、進行彈性拍賣和信貸擔保。

對於麥吉尼斯的聲明,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首席執行官沃爾布加.海梅森伯格(Walburga Hemetsberger)稱讚歐盟委員會明顯反對貿易措施的態度,「歷史已經表明,貿易保護措施並未讓太陽能產業迴流,與此同時,太陽能產業佈局規模大幅下降。」但她也稱,歐洲製造商「正在破產」,「迫切需要更多、更易獲得的支持。」

實際上,在太陽能製造這一全球化佈局、市場競爭比較充分的產業,歐盟內部頻頻炒作「減少對中國依賴」的說法,不斷有消息傳出歐盟正醞釀對中國太陽能企業「下手」,試圖以政策手段在與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的競爭中保護歐盟企業。

英國《金融時報》1月27日曾援引歐盟知情官員說法稱,鑑於近期多家歐洲太陽能企業宣佈關閉生產,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所有可選擇的貿易措施,可能包括對中國大陸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徵收「懲罰性關稅」,或激勵成員國政府保持工廠運轉。

一名歐盟行業資深高管對此警告稱,歷史表明,貿易壁壘將造成「雙輸局面」,並讓歐盟的氣候目標「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