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北京箭”今年密集首飛

本報訊(記者 劉蘇雅)今年,朱雀三號、力箭二號、智神星一號等一批新型號“北京箭”將密集開展首飛任務。

春節剛過,在藍箭航天的製造基地,工作人員忙着裝配朱雀三號可重複使用火箭。由於任務進度環環相扣,他們之中不少人春節期間也在崗位堅守,最近仍保持着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跟着任務走,是航天人的常態。”藍箭航天結構件製造工張小亮在基地內與幾十位同事一起吃了正月十五的湯圓。

瞄準朱雀三號的首飛目標,總裝團隊正在加速衝刺。作爲我國首款不鏽鋼液體運載火箭,它的研發過程不斷爬坡過坎,攻克了大量新的技術難題。目前,各項裝配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藍箭航天表示,朱雀三號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完成首飛,全年計劃完成3次飛行試驗任務。朱雀三號有望成爲我國第一枚投入運營的可回收運載火箭,火箭一子級設計複用次數將不少於20次,它將助力我國商業航天實現大運力、低成本、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的根本性突破。

中科宇航研製的力箭二號火箭也計劃於今年首飛,它面向未來我國大規模星座組網建設和響應低成本貨物運輸需求,是一款大運力、高可靠、低成本的液體運載火箭,現已進入工程研製階段的大型地面試驗驗證期。作爲中國空間站輕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的主選火箭,力箭二號將大幅提升我國低成本大規模進入空間的能力,推動我國商業航天快步邁向3.0時代。

此外,智神星一號、雙曲線三號等北京火箭企業研發的新型號火箭,預計都將在今年實現首飛。

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發佈,十年間,我國商業航天大跨步邁進。北京充分發揮航天領域創新資源優勢,已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其中,以經開區、豐臺區、大興區爲主的“南箭”區域,聚集了全國70%以上的商業火箭整箭企業,擁有全國最全的火箭研製產業鏈。多款可重複使用火箭正在北京蓄勢待發,不斷提升進入太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