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耳背,可以拖着不管嗎?

耳聾耳背,其實應該稱爲聽力損失或聽力障礙。談聾“色變”,很多人對“耳聾耳背”很避諱,存在很多誤會。

01誤區一:很多人對於耳聾認識比較極端,一部分覺得耳聾去醫院就一定能痊癒,而另一部分覺得耳聾無法根治。

其實,耳聾能不能治療主要與耳聾的部位、時間週期及性質有非常大的關係。我們應秉承“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三早原則,不讓病情持續惡化。

02誤區二:認爲耳聾不痛不癢,只是小病。

其實,80%以上信息來源於眼睛和耳朵。聽不到聲音對人各方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反應遲緩、顯得呆滯木訥。兒童影響言語和智力發育,成人影響人際交流、學習和工作,老人易發生老年性癡呆等症狀。

03輕信偏方或單方、秘方,濫用抗生素等。

在一些比較落後的小山村,聽損患者會迷信一些所謂的偏方奇方,殊不知這些“靈丹妙藥”不僅價格不菲,還會使病情越治越嚴重。

聽力也有“用進廢退”

大腦處理聲音的部分叫做聽覺皮層,它和我們的身體一樣,都需要鍛鍊才能保持健康。當我們存在任何程度的聽力損失時,就會錯過某些我們應該聽到的聲音,聽到的聲音越少,聽覺神經和大腦受到的刺激就會越少。一旦這種刺激被剝奪了,神經也就會停止工作,從而導致大腦在處理聲音時變得越發不活躍,甚至是退化。

也就是說,聽力下降了,不及時干預的時間越長,聽力就會下降變得更嚴重,連帶言語分辨能力也會同步下降。並且,很不幸的是,一旦神經受到影響就沒有辦法扭轉了,因爲聽力損傷常是不可逆的。

聽力損傷一般不可逆?

曾有研究表明,聽力損失從發現到尋求干預,平均要經歷7年!大多數人都是在聽力損失達到重度左右程度時,也就是聽力問題嚴重影響交流溝通時纔會開始重視,尋求解決辦法,這個過程通常要7年左右。這7年的時間,造成的聽力傷害以及大腦識別能力的下降是不可逆的。

人的耳內一般都有兩種毛細胞,一種是外毛細胞,共分3排,約12000個;還有一種是內毛細胞,只有一排,約3500個。

如果毛細胞受損,及時進行干預治療,那麼受損的毛細胞是可能逐漸恢復或保護的,但如果不及時給予干預,那毛細胞在受損三個月以後會宣告死亡,死亡後的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同時,毛細胞又是人耳內最高級的神經,對言語起着主導的作用,一旦受損將無法恢復,言語識別能力也會永久下降。

換言之,即使後面通過干預治療能再次聽見言語聲,也會無法聽清、聽懂言語聲的含義,這種傷害更可怕!

耳聾不及時治療的危害

耳聾對心理危害

未經治療的聽力損失會使人變得急躁、沒有耐心。一些患者甚至會變得很偏執。

常見的的心理影響:沒有安全感、自卑、內疚、憤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降低、沮喪、憂慮、受挫感、焦慮、多疑、自我批評,缺乏自信。

耳聾對社交的危害

那些未經治療的聽力損失患者常發現自己很難融入社會活動,即使是和自己家人交流也會出現問題。通常無法正常參與社交活動;無法和妻子或丈夫、孩子、朋友、親屬等政策交流;工作能力降低,收入減少;自閉;疏忽、粗心大意、注意力分散;虛張聲勢。

耳聾對生理的危害

通常情況下,未經過治療聽障者,健康狀況要差一些,容易造成生理影響。例如:聽覺疲勞、頭痛、頭暈、肌肉痠痛、壓力過大、活動受限、飲食和睡眠問題、高血壓。

提示

輕度聽力損失,也要定期進行聽力檢測,監控聽力下降情況。一旦發現聽力不如從前,一定儘早干預,保護殘餘聽力和大腦的言語識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