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話養生 | 大寒養生牢記三原則

新疆網訊(記者吳治傑 通訊員趙文華)1月20日,我們迎來了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顧名思義,大寒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凍極冷的一個節氣。春節正處於大寒,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記者採訪了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範小云,請她爲讀者講述大寒養生的注意事項。

範小云說:“大寒爲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過了大寒,我們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所以說大寒節氣也是進入五運六氣的‘初之氣’,是迎接春季的關鍵積累期,這個時候養生總原則是——養精蓄銳,要做到節慾、保暖、安神。”

首先要做到養陽護陰。

中醫認爲,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養陽要點在於“藏”,即保持體溫,避免過度勞累,避免讓身體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大寒時節,自然界陰盛陽衰,人體陽氣易受損。因此,養陽護陰是養生的關鍵。

其次,要注意養脾胃。

進入大寒沒幾天就是春節,人們根據習俗走親訪友、拜年、聚餐,很多人都會控制不住大吃大喝。肥甘油膩、辛辣刺激等食物攝入不會少,平時脾胃欠佳,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羣更需要在大寒期間注意進行調整。

中醫認爲,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大寒期間,飲食應以養護脾胃爲主,多吃溫性、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紅棗、薏米、白扁豆等。同時,要避冷飲、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陽氣。

最後,要注意補腎助陽。

中醫認爲,腎爲先天之本,主藏精。大寒時節,要養精蓄銳。人體陽氣不足,會導致腎陽虛。

春節期間,很多人會乘着長假貪玩、熬夜,或者縱情飲酒。熬夜、久坐、酗酒、勞累過度等行爲都會對腎產生不良影響。大寒時節補腎助陽,更是春季打下強健體魄的基礎,所以要注重補腎助陽。飲食中,適當多吃核桃、枸杞、黑芝麻、黑豆等具有補腎作用的食物。此外,按摩腰部、泡腳等方法也有助於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