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浮球變藝術品!臺西藝術協會推動海廢再利用

雲林縣臺西藝術協會21日邀海廢達人林明昌(右)進駐臺西海口故事屋,透過DIY課程回收再利用廢棄漁業浮球,減少海廢污染環境問題。(張朝欣攝)

雲林縣臺西藝術協會長期關注海洋廢棄物問題,近4年來每年發起回收廢棄漁業浮球活動,再請藝術家進行創作,21日邀海廢達人林明昌進駐臺西海口故事屋,舉辦「海漂奇藝」創作展,透過DIY課程,教導民衆如何將浮球改造爲燈具、花盆、信箱等生活用品,藉由回收再利用,減少海廢污染環境問題。

全臺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漁業浮球因破損老舊被丟棄,臺西藝術協會爲喚起民衆關注海洋廢棄物問題,長期在雲林海岸回收廢棄浮球再利用,引發各縣市環保藝術創作者共鳴,新竹香山海廢達人林明昌特地前來海口故事屋舉辦創作展,同時傳授各種浮球再利用工藝。

海廢達人林明昌21日進駐雲林縣臺西海口故事屋,教導民衆如何將廢棄漁業浮球改造爲燈具、信箱等生活用品,鼓勵民衆加入回收海廢行列。(張朝欣攝)

林明昌表示,他原本經營機械工廠,退休後發現家鄉香山海岸有許多浮球、漁網等海廢,因此開始他回收浮球再利用的想法,7、8年來撿拾超過千顆浮球進行創作,將浮球變成露營燈、掛燈、花盆、信箱、魚缸等日常用品,也加入工藝元素,打造水母、青蛙、瓢蟲等裝置藝術品。

「浮球的塑料材質不能回收,送去焚化又會產生空污,優點是非常堅固」,林明昌說,回收浮球再利用,製成各種生活用品或工藝品,是最好的資源回收,浮球信箱掛在屋外,風吹日曬也不容易破損,很實用;改裝成浮球露營燈,不怕碰撞且極具特色,大受野營者歡迎。

臺西藝術協會理事長丁仁桐指出,漁業浮球的功能是讓網具可以漂浮在水面,是漁民捕魚最常用的工具,但每年都有數以萬計浮球被棄置,產生嚴重環境污染問題。

丁仁桐提到,漁業浮球相當堅固,回收後只要用點巧思,就可創作出各種裝置藝術或生活用品。此次在海口故事屋推出「海漂奇藝」創作展,特別安排免費DIY課程,鼓勵民衆加入回收海廢行列,一起爲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