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字當頭力促“開門紅”
春節過後,各地相繼召開“新春第一會”,傳遞出推動經濟社會向好發展的強烈信號,提振了發展信心。
從新年目標任務看,不少省份把抓項目、拉投資作爲“穩中求進”的重要抓手。例如,北京市圍繞一季度“開門紅”推出6項穩增長專項行動,包括160項市、區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內蒙古提出實施“六個行動”,其中重大項目謀劃行動要抓住“十五五”規劃編制窗口期,謀劃一批標誌性、牽引性重大工程,推動項目建設快投產,爲穩增長、增後勁提供支撐。項目是經濟建設的重要載體,抓項目就是抓發展。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也是政策實施、資金下達、項目啓動的重要時段。各地要緊盯國家政策取向,謀劃好重大項目,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一批”的良性循環,努力營造穩預期、強信心、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各地還把促進消費作爲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的重要手段。2024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爲2025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在春節假日消費的拉動作用下,一季度消費市場開局良好。從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結果看,今年春節假日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1%,消費市場總體實現平穩開局。
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各類消費促進活動有序開展,一季度消費市場總體有望繼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不過,當前國內需求不足的挑戰仍然較大,仍需多措並舉提高居民收入、改善預期,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各地還要進一步順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激發文娛、旅遊、體育等改善型消費活力,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和場景化的消費體驗。
此外,還需進一步加強助企紓困,優化營商環境。從各地的“新春第一會”來看,無不強調了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作用。環境優則企業興,企業興則經濟活。拼搶一季度“開門紅”,要以良好的營商環境爲支撐。優化營商環境,關鍵要服務好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實現近悅遠來。各地各部門不僅僅要做錦上添花的事,更要做雪中送炭的事。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審批難等現實痛點,要下決心大力解決,切實讓企業家、個體工商戶感受到政策溫暖、工作到位、服務貼心。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爲“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各地要爭先抓早跑好新年“第一棒”,幹字當頭力促一季度“開門紅”,着力推動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從而實現“季季紅”“全年紅”。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吳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