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李雲澤發聲!
記者:賀覺淵、郭博昊、孫璐璐、程丹、秦燕玲
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雲澤就如何看待當前我國金融風險形勢、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等問題一一作出迴應。
來看李雲澤本次發言要點:
1、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我國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尤其是主要金融機構經營穩健,可以說我國金融安全的基本盤非常穩固。
2、我國銀行業保險業資本和撥備總額超過50萬億,還有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各種行業保障基金,可以抵禦風險的家底非常堅實。
3、要樹立正確的風險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風險,用辯證的思維審視風險,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實現金融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4、當前關鍵是要推動資金、資本、資產“三資”循環,暢通資金流轉過程中的堵點和卡點,解決“有資金,沒有資本”,耐心資本不足等問題,真正打通社會資金循環的“任督二脈”。
5、正在積極研究以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爲平臺,進一步擴大股權投資試點範圍,進一步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
6、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同時進一步優化新能源車險的定價機制,助力汽車走進千家萬戶。
7、進一步加大對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資金供給,同時進一步推動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積極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設。
8、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出口以及海外倉佈局,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綜合金融服務,同時逐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
9、儘快補齊第三支柱短板,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加快發展長期護理險等健康保險。
10、在防災減災方面,進一步擴大農業險的覆蓋面,同時因地制宜發展巨災保險,進一步加大災後重建的支持力度。
金融安全基本盤非常穩固,可以抵禦風險的家底非常堅實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李雲澤首先指出,作爲金融監管部門,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我們的首要職責。
對於當前我國金融風險形勢,李雲澤指出,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我國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尤其是主要金融機構經營穩健,可以說我國金融安全的基本盤非常穩固,無論對照國際還是國內的監管標準,我國金融業的主要體檢指標都處於健康區間。
他同時指出,雖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但無論總體數量還是個體規模,在我國整個金融業中佔比都很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在積極會同相關地方政府,精準施策,有力有序推動風險化解。
“應對風險,我們有充足的資源和條件,尤其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這是我們防範化解風險的最大底氣、最強支撐和最有力保障。”李雲澤表示,我國銀行業保險業資本和撥備總額超過50萬億,還有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各種行業保障基金,可以抵禦風險的家底非常堅實。此外,我們防範處置金融風險的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尤其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後,各類風險防範處置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國家的金融安全。
李雲澤最後強調,發展尤其是高質量發展,是防範化解風險的根本之策。我們要樹立正確的風險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風險,用辯證的思維審視風險,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實現金融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持續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李雲澤指出,當前金融風險防控重點要在提升“四性”上狠下功夫。具體來說:
第一,前瞻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進一步健全涵蓋源頭治理,做到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進一步加快監管大數據平臺建設,打造千里眼、順風耳,進一步提高監管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精準性。把握實質風險,解決實際問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積極化解存量,堅決遏制增量,打好攻堅戰和持久戰,持續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同時把握好防範處置金融風險的時、度、效,防範出現“處置風險的風險”,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第三,有效性。全面強化“五大監管”,着力推動金融監管基礎法制建設,加快彌補制度的短板弱項,進一步提升監管的執法效率。
第四,協同性。推動形成監管合力,依法將所有的金融活動納入監管。牽頭建立監管責任歸屬認領和兜底監管機制,加快推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的相關工作要求。
推動資金、資本、資產“三資”循環
李雲澤指出,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兩者相輔相成、共生共榮。近幾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持續引導金融機構迴歸本源,聚焦主業,不斷優化金融供給,爲助力經濟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總體來說可以概括爲“一升”和“一降”。
“一升”就是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持續擴大,最北到漠河,最南到三沙,實現了鄉鄉有網點,村村通服務。“一降”主要是指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持續下降,貸款利率已降至歷史低位,銀行淨息差降到二十年來最低水平。
李雲澤同時指出,我們深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有很多短板和弱項,當前關鍵是要推動資金、資本、資產“三資”循環,暢通資金流轉過程中的堵點和卡點,解決“有資金,沒有資本”,耐心資本不足等問題,真正打通社會資金循環的“任督二脈”。
服務新質生產力、有效需求、民生保障
李雲澤指出,下一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做好“五篇大文章”,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做三方面工作:
第一,服務新質生產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全力支持科技創新,今年1月份已經專門印發文件,爲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同時,我們正在積極研究以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爲平臺,進一步擴大股權投資試點範圍,進一步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我們將全力支持綠色發展,進一步豐富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綠色信託等多元化的產品服務體系,助力綠色低碳轉型。我們將全力支持未來產業和新興產業,同時也積極助推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第二,服務有效需求。在消費方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積極促進新型消費、擴大傳統消費,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近期我們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同時進一步優化新能源車險的定價機制,助力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在投資方面,進一步加大對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資金供給,同時進一步推動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積極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設。在外貿方面,我們將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出口以及海外倉佈局,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綜合金融服務,同時逐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
第三,服務民生保障。普惠金融方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在部署普惠金融專項行動,推動小微貸款增量擴面下沉。同時一視同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在養老健康方面,儘快補齊第三支柱短板,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加快發展長期護理險等健康保險。同時針對快遞小哥以及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羣體,鼓勵保險機構打造專屬的保險產品。在防災減災方面,進一步擴大農業險的覆蓋面,同時因地制宜發展巨災保險,進一步加大災後重建的支持力度。
責編:王璐璐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