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的奇葩事兒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因爲下雨,就沒有太多的旗袍照流出。
往年的男老師穿旗袍爲學生加油打氣的橋段也沒有重演。
當然,大部分媽媽們還是都給了一點儀式感,比如穿了旗袍,但不一定是紫色的。或者穿了紅色的黑色的壓箱底兒的衣服,表達一下隆重。
但是,即便是高考這樣影響孩子一生的大事兒,每年在進考場的環節上都會出現很多奇葩事件,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比如有人忘帶准考證,有人衣服上有金屬,有人帶了銀手鐲,有人走錯了考場……
這可忙壞了考場外面的保安和民警,以及考試巡查員們。
有的民警鐵嘴鋼牙幫考生咬掉褲子上的金屬拉鍊,有的民警開着摩托車呼嘯着送走錯考場的考生歸位,還要安慰熊孩子。
有有心人根據短視頻平臺流出的信息做了統計,高考第一天的“奇葩”事兒有如下之多:
走錯考場×9忘帶准考證×3丟准考證×4准考證、身份證一起丟×1忘帶身份證×4身份證掉下水道×1鬧鐘怪了×3監考老師走錯考場×1
這肯定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至少不包括我看到的消防員拿來大鉗子幫考生剪掉腕上的銀手鐲,以及帝都某校考場上出現的提前5分鐘打結束鈴事件……(別問,會被刪文)
以往出現類似事件,全網都在傳播正能量,這是娃們一生的大事件,全社會都在想辦法幫他們降低影響和損失。
今年的話風略有改變,有家長說我娃高考要是忘帶准考證,我直接把他送進隔壁電子廠。
有人質疑,考場要求老師們都會反覆去強調的吧?爲啥還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考前都不踩點的嗎?怎麼會走錯考場?
我們外圍人羣都知道高考是大事兒,身在其中者肯定比我們更明白這是大事兒。既然知道是大事情,還會犯低級錯誤,這背後是有很深刻的心理學上的原因的。
比如去年帝都中考有一個孩子考完試找不到爹媽,沒地兒吃午飯了。原來那對父母把孩子送進考場自己就玩去了,他們以爲考場提供午飯。
爲什麼他們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首先,這對家長肯定不雞娃,對孩子的考試不那麼在乎,他們只是在完成父母的責任。
或許他們家有拆遷的十八套房,能給孩子託底,中考考啥樣都無所謂,或許人家家裡有自己的生意,就等着孩子趕緊回來接盤呢。
心態不同。
那麼對於各種遲到、忘帶准考證身份證、走錯考場之類的孩子呢,他們爲什麼會在重要時刻犯低級錯誤?
第一種可能是他們本身就討厭學習,潛意識裡不想考試,覺得自己肯定考不好。
在潛意識的驅使下,以出現阻礙考試的事件來表達考不好不是我的問題的深層想法。
我以前在體制內上班,每次出差或者集體活動,我都最後一分鐘到,總是引得一羣中年婦女同事“蛐蛐兒”我。
我其實就是不想早到,聽她們家長裡短,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再往深了說,我不喜歡那個工作環境導致我不喜歡那個工作,所以就盡力拖延。
二者心態是一樣的。只是不喜歡的工作可以換,高考卻不能因爲不喜歡就不考。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這些孩子根本就不想上高中,參加高考,浪費人生。人家可能本來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李娟覺得上學耽誤寫作一樣。
是他們的父母非要逼着他們學習,煎熬了三年,最後一刻還是掉了鏈子。可惜了社會人士們的熱心腸,又強力把人家按時送進了考場。
第三種就是單純的粗心,或者習慣不好。實話說,學習上有動力的孩子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如果真的出現了,這娃就此得到教訓也挺好,畢竟將來的社會化大機器上,螺絲釘們沒人喜歡有個豬隊友。
最後,我想說,任何行爲的背後都有深層次的動機和原因。
不管孩子還是大人,出現了問題我們需要探查一下深層次問題,提早解決。或者實在解決不了,不妨換個感興趣的方向。
人生不長,不要太過難爲孩子或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