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勾勒八桂大地同心圓
來源:經濟日報
11年開通運營11條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從0躍升至2406公里,居西部各省(區、市)首位,這既是高鐵建設的廣西速度,也是我國促進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速度。
2024年12月30日,南珠高鐵南玉段正式開通運營,玉林邁入高鐵時代。至此,廣西14個設區市全部實現“市市通高鐵”,在我國西部地區、全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率先實現“市市通高鐵”。
2024年,廣西提出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的戰略任務。如今,廣西區內鐵路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對接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面向東盟抵邊跨境的運輸通道持續擴充,以高鐵爲樞紐的交通體系日益完善,並日益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鏈接着八桂大地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旅程。
美景串珠成鏈
恭城瑤鄉、魅力陽朔、三江侗寨……2014年,一條貴廣高鐵將廣西美景串珠成鏈。高鐵拉近了時空,將八桂大地的山山水水濃縮成畫呈現在遊客面前。
在一條高瀏覽量視頻中,高鐵車窗外的桂林陽朔山水風光宛如一幅流動的山水畫,令人驚歎。動車飛馳在貴廣高鐵上,從廣州至陽朔最快1小時49分直達,讓陽朔成了大灣區的後花園,幸福源水庫雙線特大橋、興坪古鎮成了網紅打卡點。
越織越密的高鐵網絡構建起廣西“1—3—6小時高鐵交通圈”,即廣西區內高鐵相鄰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南寧去往區內所有地區3小時通達,以南寧爲中心的“6小時交通圈”的省會城市、直轄市、特別行政區達8個,區內開行動車實現與全國21個省區市直通“當日達”。
旅遊業是最先被高鐵帶旺的先導產業。在北海十里銀灘中西面,有一家叫北海路海酒店的賓館,這個冬天吸引了180多位“候鳥老人”前來過冬。“我已經是十幾年的‘候鳥’族了,每年冬天都會來這過冬。”來自昆明77歲的劉寧珍老人說,以前從昆明過來只能坐綠皮火車,還得在南寧中轉住一晚,第二天再坐大巴到北海;現在,坐高鐵幾個小時就到北海了。
北海路海酒店營銷部總監潘燕紅介紹,2013年底北海開通高鐵後,冬季“候鳥”旅客數量大幅增加,平均入住率從58%提升至72%,客源範圍從桂林、湖南等地擴展到北京、上海以及哈爾濱等更遠的地方。
除了桂林、北海等傳統旅遊城市,過去偏僻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等地的旅遊業也因高鐵開通成爲新興旅遊熱點。
2016年5月15日,三江南至廣州南“柳州三江號”動車組列車正式開行,柳州市三江成爲全國少數民族自治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中首個開行始發動車組列車的縣份。
在三江縣城潯江河畔的月亮街,坐落着9家大大小小的民宿,“月亮賓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經營者吳豔仙告訴記者,家裡有36間客房,高鐵開通後,生意越來越好,週末入住率達90%以上。
在高鐵的拉動下,2024年三江旅遊接待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0餘億元,分別是2014年高鐵未開通前的3倍和5倍。
邊境城市東興,也因2023年12月27日防城港至東興高鐵的開通而火了起來。數據顯示,2024年東興全市接待遊客1595.17萬人次,同比增長12.42%,旅遊總收入超140億元。
“防東鐵路將欽北防等地的旅遊資源串聯起來,使東興市接待國內外遊客數量大幅增長,來自越南的旅遊團越來越多,有效促進了中越兩國在旅遊文化領域的交流。”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項光策說。
桂品乘車出鄉
2025年1月16日,在“世界市長對話·南寧”活動中,各國市長對廣西非遺美食“恭城油茶”讚不絕口。“恭城油茶”發源地爲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油茶”。
過去受交通閉塞制約,外人對油茶知之甚少。貴廣高鐵開通後,大量遊客涌入恭城,油茶聲名越傳越遠,當地油茶館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距離恭城站僅3公里遠的鳳凰山斑魚館是一家開業較早的油茶餐館,初期生意一直不溫不火。高鐵開通後,油茶餐館成了網紅打卡點。“高鐵開通後,來自南寧和廣東的客人多了近40%,週末和節假日異常火爆。”鳳凰山斑魚館負責人朱燕玲說。
如今,在恭城縣城內大大小小的油茶餐館達240多家。縣內已有6家工廠化生產的油茶加工企業,200多家麻旦、炒米等輔料加工作坊,全縣油茶原輔料種植面積約24萬畝,產量超15萬噸,油茶產值接近百億元。
恭城油茶是“桂字號”品牌借高鐵出鄉的一個縮影。廣西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高鐵的開通爲名優特農產品打開了新市場。
楊夢是土生土長的三江人。她家種的茶葉品質雖好,但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銷售不易,每年收入不足2萬元。動車開通後,便捷的交通吸引了大量茶商到三江採購茶葉。看到茶葉銷售越來越好,楊夢將茶葉種植面積擴大到10畝。2020年,楊夢又在布央村經營茶葉銷售門店,將自家茶葉炒制好,直接銷售給遊客,收入更是豐厚。“高鐵開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茶葉商機,現在我們每年收入約15萬元左右,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楊夢說。
恭城油茶、柳州螺螄粉、梧州六堡茶、欽州海鴨蛋等廣西老字號和特色產品搭上高鐵帶來的商機,日益出圈走紅。在革命老區百色,新鮮採摘的芒果、聖女果等通過高鐵快運24小時內就能出現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商超。如今,百色已成爲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
2024年12月19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廣西老字號·桂菜名菜名小吃進高鐵”系列活動在寧鐵餐飲生產基地啓幕。一組組冠名廣西老字號和美食的高鐵動車陸續從南寧東站始發,馳騁全國,覆蓋超100個城市。
產業跟着高鐵走
南珠高鐵南玉段的運營,使南寧東至玉林北站最快48分鐘可達,較經由南廣鐵路、黎湛鐵路壓縮56分鐘。
“南玉高鐵通車,使玉林與海外特別是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更加頻繁,玉林蘊藏着無限商機,將成爲更受青睞的創業福地。”深圳市廣西玉林商會會長、深圳市博宇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天柱說。
當前,廣西正依託高鐵網絡等“大動脈”,持續拓展面向大灣區的產業招商,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能力,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深度參與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產業聯盟建設,全力打造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
寶石產業是梧州的支柱產業之一。南廣高鐵開通後,梧州至廣州僅需1.5小時、至深圳僅需2小時。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梧州寶石產業迎來了更多商機。梧州市珠寶商武紅林以前在廣州做寶石生意,通高鐵後選擇了回鄉創業。“很多購買商合作商經常乘坐高鐵到梧州洽談,我也頻繁乘坐高鐵往返於珠三角地區,高鐵讓貿易往來很便利。”武紅林說。
近年來,許多大灣區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廣西,利用當地的土地和勞動力優勢,降低生產成本。
在位於賀州市黃金珠寶產業園的廣西玲小可珠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設計、建模、熔鍊、塑形、雕刻、拋光……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對手中的黃金進行加工處理。
賀州依託高鐵發揮區位優勢,搶抓大灣區黃金珠寶產業轉移機遇,吸引了衆多項目、資金和人才。目前,黃金珠寶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04家,其中來自大灣區的企業有87家。
賀州鐘山縣也因一個高鐵站吸引了34家電子信息企業落戶鐘山工業園區。“生產基地在鐘山,研發基地在深圳,高鐵把鐘山的土地、勞動力成本優勢和深圳的研發創新優勢銜接起來了。”廣西弘遠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鬍文田說。
以高鐵爲筆,廣西書寫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篇章。通過積極合作開發建設南寧(深圳)東盟產業合作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廣西·玉林)等區域開放平臺,充分發揮沿邊臨港產業園區的承載作用,吸引企業前來佈局建設面向東盟的進出口製造基地,廣西基本構建了電子信息、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汽車和特色食品等跨區域跨境產業鏈。
站在新起點,隨着南珠高鐵、合湛高鐵等戰略通道加快推進,將爲建設壯美廣西提供強勁牽引力。 (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