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路口事故多「要設升降柵欄?」 各方看法不一
高雄輕軌今年初成圓後,沿線路口已發生26件交通事故,議員建議應設置路口柵欄遮斷器,不但能提升輕軌行駛速度,更有效減少事故率。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輕軌今年初成圓後,沿線路口已發生26件交通事故,捷運局設置多項警示預防設施和防碰撞系統被質疑成效差,議員建議應設置路口柵欄遮斷器,不但提升輕軌行駛速度,更有效減少事故率;捷運局迴應,輕軌因行駛車速低、班次密,考量對平面交通影響,暫未規劃遮斷器。
高雄輕軌106年僅有2件交通事故,去年已達22件事故,今年路線成圓後,截至10月已發生26件事故;高市議員郭建盟表示,目前透過降低行駛車速、設置科技執法及號誌、車聯網「智慧路口防碰撞系統」和聘用義交來降低事故率,直言「高雄投入防制輕軌肇事的成本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到底設遮斷器是不可討論的禁忌?」
高雄輕軌爲非獨立專用路權的B型路權系統,與地面交通部分隔離,與行人、汽機車共用部分平面道路;臉書「高雄好過日」曾指,世界上B型路權輕軌原則上是路面交通一環,依燈號行駛、不設柵欄,高市捷運局也曾說柵欄升降需耗時2至3分鐘,拉長民衆等待時間,且輕軌列車短,平均7至10秒通過,柵欄不符現狀需求。
但「高雄好過日」也說,歐美日有平面輕軌部分區間設爲A型路權,有絕對優先通過權並設遮斷器,該遮斷器不使用傳統平交道觸動方式,而用RFID tag(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標籤),輕軌行駛過感應點即觸動,列車通過後收起,配合輕型單臂柵欄收合只要2至3秒,路口封閉時間不會改變。
許多民衆認爲輕軌路口設置柵欄遮斷器後,列車經過時不須因防衛駕駛而減速,可減少列車在行進間速度忽快忽慢、忽停忽動,犧牲乘客舒適度,「如果設立柵欄能讓輕軌以正常速度通過,又能保護用路人安全,應該要增設」。
郭建盟舉例,澳洲的輕軌設置平交道和阻斷器,平均每次柵欄升降時間爲45秒,幾乎等同於民衆等待高雄輕軌經過路口的時間;捷運局應優先考量在行人常穿越的輕軌路口設較短的阻斷器,讓民衆看見柵欄就「直覺式」停等,減少事故發生率。
捷運局迴應,高雄輕軌已建置多種警示預防設施,包含警告標誌、標線、黃色舖面、聲光號誌等,且增設箭頭燈及可變資訊標誌CMS,提醒用路人左右轉時機,另分析輕軌碰撞事件皆因民衆違規闖越造成,故規劃路口科技執法設備,此外臺鐵列車通過路口車速較快、所需煞車距離較長,依法須設置遮斷器,輕軌因車速低、班次密,考量對平面交通影響,目前仍未規劃設置遮斷器柵欄。
高雄輕軌今年初成圓後,沿線路口已發生26件交通事故,議員建議應設置路口柵欄遮斷器,不但能提升輕軌行駛速度,更有效減少事故率。記者宋原彰/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