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銀看臺灣離岸風電 愈來愈有信心

據天豐新能源亞太區財務總監羅富彥透露,國外銀行在臺灣對離岸風電貸款水位已接近滿水位,不能對單一風場或同一產業過度放貸,計劃移轉已併網商轉風場的融資水位給本土銀行,增加外銀繼續放貸新案場的水位。據悉,公股銀行認爲這項融資移轉風險很低,有接手意願,市場上已有案場在籌備中。不過,政府仍希望公股銀行多參與新開發風場的放貸。

羅富彥指出,專案融資有國外出口信貸保證,可以爲國內本土銀行分攤風險,因此本土銀行願意進入離岸風場放貸。目前離岸風場商轉風場愈來愈多,本土銀行、尤其公股銀行比起七、八年前,參與放貸意願提高很多。

允能滑樁三次,國內外銀行一度對臺灣離岸風場失去信心。這三次技術風險的意外對財務及時程延宕造成影響,滑樁是第一包的水下基礎,工序延遲,就會造成後續施工延宕的連鎖效應。

爲使允能風場繼續走下去,天豐新能源2023年8月完成財務重整,讓股東、銀行、政府不致「三輸」。爲確保2024年底完工併網,股東及銀行團額外再多投資約新臺幣500億元。惟財務重整計劃計入20年之後,允能風場可把繼續發電的綠電,以CPPA(Corporate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企業直接與發電廠簽訂的購電合約)方式售電給綠電買家,如此銀行團的債務清償得以全數確保,而股東亦能對新投入資金有回收期待,增加銀行對離岸風場開發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