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銀拚打詐 導入AI助陣
公股銀行積極強化防詐措施,統計去年阻詐金額較2023年顯著成長2成~3成。圖/本報資料照片
公股銀去年防詐成效
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公股銀行積極強化防詐措施,統計去年阻詐金額較2023年顯著成長2成~3成,今年將持續升級防詐機制,透過AI科技應用及跨機構合作強化阻詐,力拚提升攔阻成效。
兆豐銀行統計去年阻詐金額逾2.4億元,年增約21%。去年打詐除首創業界於分行設置樂智友善區,主要針對弱勢及高齡客戶提供服務,避免其遭受詐騙外,還包括運用金融FIDO科技取代信用卡一次性交易密碼、建置AI預警模型、辦理員工臨櫃攔阻金融詐騙獎勵、依據客羣推播防詐宣導、宣佈暫停非實名制社羣平臺廣告行銷活動及推出「68017」簡碼簡訊服務等具體措施。
臺灣銀行指出,去年全年阻詐金額達4.1億元、件數524件,依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至去年9月攔阻3.4億元、件數439件,阻詐金額年增28%。去年因臨櫃關懷提問通報警察機關,有效防止民衆受騙案,同時透過多元機制防堵詐騙,例如受理開戶強化認識客戶(KYC)程序、結合鷹眼AI技術即時偵測異常帳戶交易監控、臨櫃關懷久未往來帳戶與高齡客羣、辦理內部員工防詐教育訓練,及設立員工執行臨櫃關懷阻詐績優獎勵機制等。
合庫銀行去年前九月阻詐237件,金額約1.6億元。去年配合警政署試辦「疑涉詐騙境內金融帳戶預警機制」,一旦發現收款人帳戶及解付單位,與疑涉詐騙境內金融帳戶相符時,將加強關懷提問並視狀況通報警察到場協處,成功攔阻約3,600萬元。同樣導入科技輔助打詐,鷹眼預警模型去年7月上線,運用AI技術提前識別可疑帳戶,即時攔阻詐騙金流,截至今年1月底已管制1,557戶,警示帳戶預先控管率約2成。
土地銀行截至去年9月阻詐約1.2億元,年增約12.3%。去年導入鷹眼模型AI偵測警示帳戶預警,並建立「疑涉詐騙境內金融帳戶預警機制」,及透過自動化流程機器人(RPA)搜尋詐欺相關負面新聞。今年將持續運用AI科技防詐執行阻詐行動,陸續配合全國各地方檢察署建立可疑帳戶預警機制,提升遏制詐欺犯罪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