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政與經商隔行如隔山
工商社論》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結束訪美行程,趕在清明節當天返臺,並即在桃園國際機場飯店舉行記者會,公開表示願全力爭取國民黨2024年總統候選人提名,奉獻他在國際上的智慧和人脈,用一生餘命「爲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而戰,爲臺灣人民的安全幸福而戰」。
郭臺銘並進一步指出,臺灣現在因地緣政治所面臨的危機,包括產業、人才斷鏈,和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風險,從而如何讓中華民國臺灣所創造的民主典範、經濟奇蹟不致功虧一簣,繼續朝先進科技國家邁進,就是他自己決定爭取參選總統的動力。
檢視郭臺銘爲爭取國民黨徵召提名參選總統的這一番論述,立即面臨兩大質疑。首先,其以非黨員的身分,卻期待國民黨能夠徵召他代表參選,本身就有合規性的問題。再者,朱立倫主席對於提名候選人的遊戲規則,到底是採經由諮商直接徵召,抑或透過民調數據,乃至於黨內初選,以決定人選的曖昧模糊,也將面對背後是否有與特定人選暗盤交易的疑慮!
撇開這兩個層次的質疑,務實的來剖析郭臺銘所自陳的參選「優勢」,到底是否經得起詭譎多變的當前國際政經態勢的檢驗?抑或只是一廂情願的自我吹噓之舉?於此分述如下:
首先,郭臺銘以他成功的創業經驗,自認將可使臺灣的經濟奇蹟不致功虧一簣,並繼續朝先進科技國家邁進。然而鴻海集團得以成功創業,其實是抓住上世紀90年代兩岸恢復交流的歷史機遇。大量臺商西進大陸,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工與土地成本以及政策優惠,才得以闖出一片天。這種難得的機遇和成功經驗,固然是彌足珍視的「資產」,但同時卻也積累成爲另類「包袱」。尤其是隨着大陸改革開放的亮麗績效,使中國的國力得與美國分庭抗禮。進而導致美方粗暴地在美中之間掀起關稅戰、貿易戰到晶片戰,且迄今仍未罷手。從而夾處美中之間的臺資、臺商,乃因而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以具體事例來看,在晶圓代工領域獨步全球的臺積電,劉德音董事長日前就直言無法接受美方在補貼臺積電前往美國設廠的同時,卻又設下層層限制。美國此舉勢必造成已在大陸設廠的臺積電陷入自我斷鏈的困境。而由郭臺銘創辦的鴻海集團,目前生產與研發部門主要仍在中國大陸,則在美國主導的科技新冷戰之下,郭創辦人自期能夠引領檯灣繼續朝先進科技國家邁進的「政見」,又將如何落實?
其次,郭臺銘所指陳臺灣現正面臨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風險,這當然是所有想要角逐總統大位的「候選人」所不可迴避的課題。而以臺灣夾處在美中兩強之間的特殊「地緣」,最佳的解方自然是希望能夠「左右逢源」,但現實的處境卻可能是「兩面不討好」。從而以郭臺銘的創業經驗來看,如果要設法打消中方的犯臺舉動,原有的人脈關係同樣也將既是「資產」卻又是「包袱」。因爲牽涉到兩岸的分合,光靠過去的人脈雖然可以提供溝通的管道,但是臺方要如何讓步纔有可能使中方同意偃旗息鼓,而又不致於被誣爲「賣臺」,無疑將是郭創辦人不可承受之重的「包袱」了!
尤有進者,以實施民主選舉制度的長期發展經驗來看,固然想要參選國家領導人,自不應有學歷和職業經驗的限制,但倘若候選人如郭臺銘般有深厚的企業關聯性,則自然要面臨是否以及如何「利益迴避」的課題,而以美國的例子來看,從1776年獨立建國以來,迄今也只有前總統川普是赤裸裸毫不避嫌的生意人,以致退休迄今已逾三年卻還要面對多達34案的法律訴訟。
做爲國家領導人,除了要積極的注意利益迴避之外,光靠多數選票取得執政地位,並不保證就能夠達到良治善治的成果。畢竟政治治理、公共決策需要的是一種專業能力,然而現實上舉世各國卻有不勝枚舉的案例是,執政者根本是「說一套,做一套」,以致被曾經擔任桃園縣長的許信良,自說「選舉是高明的騙術」。是則郭創辦人在缺乏練達的政治歷練下,縱使最後得以勝出,但是拚了一生餘命,可別像誤闖叢林的小白兔般,感慨選舉果然是高明的騙術,不只騙了國民黨,騙了衆多選民,同時竟也騙了自己!
民主選舉的基本遊戲規則應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權力的誘因與落實理念之間如何拿捏,必須接受檢驗的自然不只郭臺銘而已。寄望明年的總統大選,能夠給臺灣帶來務實轉型提升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