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四大失衡現象牽制全球經濟成長表現
工商社論
今年第三季起,傳播力高的Delta變種病毒擴散,使全球經濟復甦勢頭略有受挫,如10月國際貨幣基金(IMF)便將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微幅下修至5.9%。但整體而言,主要機構仍看好今年全球經濟成長,且認爲在今年高基期下,2022年成長仍值得期待。惟進一步觀察可發現,當前國際間存在疫苗覆蓋率令各國成長分歧、疫情管控方式落差及產業復甦懸殊、生產活動失序等四大失衡現象。因此,從景氣循環觀點來看,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數字雖較疫前水準佳,卻僅能算是進入復甦階段,不能樂觀地視爲成長強勁。
首先,在疫苗覆蓋率令各國成長分歧方面,美國及部分已開發國家因疫苗施打普及與經濟解封程度高,景氣復甦腳步較快,但疫苗覆蓋率偏低的新興市場及發展中國家,仍飽受疫情衝擊,經濟表現較差。同時,歐美等先進國家推出的大規模財政政策,包含失業救助津貼及企業營運補貼等,皆有效降低家庭及企業受疫情衝擊的程度,避免經濟體質遭受永久性損傷,而各主要央行亦透過寬鬆貨幣政策協助政府降低舉債成本,使已開發經濟體的復甦進展大幅領先。
其次,疫情管控方式的落差亦造成各國復甦步調不一。隨着疫情復燃、與疫苗仍無法杜絕變種病毒傳播的現實確立下,歐美國家主流的防疫政策也漸由隔離封鎖轉向與疫情共處,對經濟影響相對較小;反之,中國等部分亞洲國家仍堅持清零策略與嚴格的防疫措施,以致於在經濟與防疫強度連動下,對部分產業造成巨大影響,並拉低經濟表現。一如今年6月後,亞洲疫情再起波及生產活動,使相對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的東協及中國,製造業PMI雙雙下滑,並相繼落入衰退區間。
第三,就產業別來看,當前全球經濟成長系由製造業的強勢表現所拉動,受疫情衝擊最深的非製造業成長則相對疲軟。美國、歐元區及中國實質GDP資料顯示,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對製造業生產打擊大於非製造業,但隨後製造業復甦速度與力道明顯較非製造業強勁,至2021年第三季,美國兩者皆已超越2019年第四季疫前水準,但歐元區及中國非製造業仍不如疫前,整體不均態勢不僅未見改善,甚至有擴大趨勢。
第四,即使製造業成長相對較快,卻面臨生產活動失序的窘境。2020年初因全球新冠疫情爆發,疫情管控限制移動加上對未來預期悲觀,引發訂單陡降、既有擴張計劃停頓、產能相應急降等一連串供給面打擊;下半年後,美、中等主要國家經濟復甦加快,全球經濟出現二戰以來最強勁的復甦,且因疫情大流行使支出偏向商品消費,致商品需求遽升。然而,因疫情受創的產能恢復不及,不僅勞動市場呈短缺現象,全球海陸空運屢屢發生塞港、停航等混亂甚至中斷,加以線上消費與生產中間財轉口,使運輸需求激增,推升海空貨運運費。
除了人力、運力限制以外,全球多數企業爲因應市場需求、追求效率與減低成本,爭相採取即時下單(Just-in-time,JIT)模式。但疫情嚴重干擾全球物流,且部分產業的JIT操作過當,以致於當去年下半年需求猛然回升,隨即引發原料與零組件短缺的危機,全球商品貿易價格隨之走高。以美國爲例,今年8月電氣零件、鋼、電子零件、半導體等嚴重供不應求產業,生產原料零件的短缺情形已持續半年至一年不等。不只如此,由於疫情催生遠距工作、學習、娛樂等生產生活模式,使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更暢旺,晶片需求飆升,但同樣面臨廠商原料低庫存、貨物運輸受阻問題,加上晶圓製造、封測等因產能限制,訂貨交付時間長達12至18周,與製造、封測高度集中於臺灣、韓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地區,生產仍受疫情及諸多管制措施掣肘,環環相扣終釀成全球晶片荒。
綜上,縱然2021、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可期,但仍存在許多逆風,且以變種病毒來襲與供應鏈斷鏈問題仍在的影響最大。若亞洲及低所得等疫苗覆蓋率較低國家能加快疫苗施打速度,區域成長不均的失衡問題或可緩解,否則馬來西亞、越南等亞洲國家已成全球重要的製造基地,一旦疫情反覆,波及該等國家制造業正常運作,將使全球供不應求的問題加重。再者,即使全球供應鏈已着手調整相關投資及生產基地,以加強供應鏈韌性及降低集中依賴度,但生產瓶頸在短期料仍無法突破。而美國及歐洲等雖致力於擴充半導體產能,卻緩不濟急,今明兩年全球半導體需求成長快速,仍須仰賴現有廠商產能,市場供需失衡問題難解。至於近來國際油價與天然氣價格走揚、中國限電措施等,更加深市場對供應鏈瓶頸的擔憂。此外,近期中國受困於企業債務與房市泡沫問題,並企圖藉由一系列的整改措施進行結構改革,恐將使其經濟成長動能受抑,亦爲全球經濟須關注的一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