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印度製造能取代大陸製造嗎?
工商社論》
印度總理莫迪日前風光訪美,並在美國總統拜登陪同下,在白宮與蘋果、谷歌與微軟執行長相見歡,不僅談下20~25個科技合作案,印度更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簽署太空國際條約,將美印關係推上高峰。
事實上,近幾年來,美國積極拉攏印度,尤其在印太聯盟中,印度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爲美國的去中化長線戰略中,面積、人口能和中國大陸匹配,非印度莫屬。除了越南、墨西哥之外,印度是替代大陸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印度製造似乎有取代大陸製造之勢。
雖然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訪中後,美中關係看似有所緩和,但美國對中國去風險(de-risking)的大戰略並未改變,最終目的在削弱大陸經濟實力,令其無力和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而隨着印度經濟的改善,以及美國的長線戰略規劃,印度「大國崛起」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蘋果執行長庫克日前在白宮會見莫迪後,對外盛讚印度代表着「巨大的機會」。據報導,他在近期一次內部會議中,提及印度近20次,驚訝地發現印度的潛力。不少專家也都認爲,當前的印度有點像大陸在2000年代崛起時候的氣勢。而今年以來,印度股市在外資追捧下,市值超越英法,已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美中日,更是令外界印象深刻。
在美企積極前進印度之際,臺商供應鏈也加速挺進印度。該國亦是近年蔡政府新南向政策的重點國家,因爲相較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尼與中國貿易往來密切(大陸爲上述國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貿易伙伴),在政治上不太敢得罪大陸,印度在面積、人口、市場上均可和大陸匹配,也符合美國民主同盟夥伴的要求,的確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替代市場與生產基地。另一方面,印度接近非洲、澳紐及南半球市場,也是個重要的出口市場。
不過,印度在原料、零組件、技術工人、管理制度,乃自產業羣聚上,均和大陸有一段距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要取代大陸製造,還言之過早。而在印度轉型崛起的過程中,臺灣正是印度可以倚靠的重要合作伙伴。
30年前臺灣在大陸東南沿海,20多年前在長三角,創造了6千至8千萬就業人口,協助對岸奠定經濟發展的基礎。30年後的臺灣,在紡織、成衣、汽車零件、電子資訊業上的完整供應鏈,相對合適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縮短印度的學習曲線,同時也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人口,成爲化解印度高失業率、高通膨率的及時雨。
在臺印的合作上,臺灣可以透過智庫、公協會營造氛圍,尤其是針對印度有興趣的IC設計、電子資訊業、汽車電子化等議題討論、凝聚共識。另外,在內需產業上,印度的建材、塑化、金屬零組件等領域都有不少合作的空間。當然,臺印合作必須爭取雙贏的策略,臺灣可以幫助印度,但印度政府在法規的保障、市場的保證、土地租稅優惠,乃至於綠色通道上,也應提供臺灣廠商協助,加速臺印的合作過程。如此一來,印度在未來1、20年將有機會成爲下一個全球重要生產基地。
不過,我們必須要了解印度的民族性。首先,這個國家姿態不低,你愈急,他愈不在乎,因爲表示你有求於他。而且印度人說得多但做得少,也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其次,印度的公務員相當少,而且職位調動快,因此,和公務員建立關係基礎並不穩固,應該連結智庫及外圍的公協會,才能建立長久的關係。依此觀之,和印度的一流大學建立關係,隨着公務員的調動,關係比較容易生變。因此和若干有名的私立大學建立關係,則有機會和富二代建立關係,可能關係比較持久。另一方面,印度官方對自由貿易協定並不熱衷,因此透過若干創新性的名詞如投資貿易協定、臺灣專區等達到類似的目的或許可以考慮。此外,政府適度整合上中下游的廠商,集結更多的家數、創造更多的就業人口,進而增加和印度政府在土地、租稅優惠、綠色通道、經貿運籌基地、試驗專區優惠與便利上的談判籌碼,也是應該思考的做法。
最後,印度積極爭取臺灣的半導體前往投資設廠,臺灣IC設計公司或可前往進行產學合作,因爲印度早期是有半導體基礎的,如果可以培養一些相關人才對臺灣的半導體、IC設計應有幫助。但半導體的相關設備有50%需要靠進口,缺乏進口相關的租稅優惠,對廠商欠缺誘因。藉此訴求爭取印度相關的租稅優惠或實驗專區,也值得政府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