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正視我國人才供給的斷層危機
近期國內外有兩份關於我國國家發展的重要研究相繼發佈,一是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佈的《2020世界競爭力報告》,臺灣拿下自2016年以來的最佳成績,在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1名,在亞太地區位居第三,領先中國(第20名)、韓國(第23名)、日本(第34名),僅次於新加坡(第1名)和香港(第5名);另一則是教育部公佈我國「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結果」,報告指出,未來17個學年間,大專校院畢業生人數平均將年減約5千人,預計到124學年,畢業生人數將從現在的30.1萬人減少至21.7萬人,預示着少子女化所造成的人口斷層衝擊即將對我國高等教育體系與人才培育帶來嚴峻考驗。
前述兩份報告的共同點在於,皆點出了我國未來國家發展可能面臨的人才問題。雖然今年我國在世界競爭力的整體排名表現亮眼,但若進一步分析我國在IMD評分系統的弱勢指標項目,則會發現我國的人口成長率、公共教育支出佔GDP比率,以及取得理工大學文憑比例所獲得的評比頗低,三項指標皆排名全球后段班。倘再對照前述教育部大專校院畢業生人數預測結果,即可明顯看出人才短缺問題將成爲我國未來產業與科研發展的重大隱憂。
人才供給是各國經濟發展與厚植科研能量的核心要素。中美貿易戰開打至今,全球供應鏈體系已有朝向兩強格局演化的態勢,兩國競爭場域也從傳統的商品貿易進入到下世代新興科技的超前部署,時空氛圍宛若回到冷戰期間美俄爭奪航太科技話語權的時代。爲促進產業升級轉型並因應疫情衝擊,今年5月中國國務院通過決議加快推進資訊網路等新型態基礎建設(新基建),強調將以技術創新爲驅動,資訊網路爲基礎,提供支援發展數位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建設體系;具體內容有三大部份:第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包含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項目;其次是「融合」基礎設施,強調深度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支援傳統基礎建設轉型(例如發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第三是「創新」基礎設施,將針對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產品研製加大投資。而三大基建能否達成政策目標,關鍵成功因素在於產業技術能耐與科研人才質量。
另一方面,爲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科技實力,美國參議院近日亦提出《無盡前沿法案》(The Endless Frontiers Act),希望透過增加對未來關鍵技術的發現、創造與投資,鞏固美國技術創新的全球領導地位。法案選定未來十大關鍵技術領域(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高效運算、半導體及先進硬體;量子計算及資訊系統;機器人、自動化及先進製程;自然或人爲災害預防;先進通訊技術;生技、基因體學及合成生物學;網路資安,數據儲存與管理技術;先進能源;材料科學、工程與相關技術),並將藉由加大力道推動產學合作及提供獎助學金等方式,培育發展關鍵技術所需的科研人才。此外,前沿法案規劃將在未來5年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注資1,000億美元,並推動NSF更名爲國家科學與技術基金會(NSTF),以凸顯政府對於主導未來關鍵技術發展的決心。
相同地,日前蔡總統在就職演說時亦宣示,將在既有5+2產業基礎上,發展資訊科技(半導體、AI)、資安(5G、數位轉型)、生物與醫療、國防、再生能源,以及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與戰備等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而前述戰略產業的發展基礎,必須以堅實的科技與製造實力爲後盾,人才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然而,令人憂心的是,我國在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領域的人才供給已呈現多年下滑的趨勢,據統計,我國STEM領域大專學歷畢業人數已從91學年高峰11.8萬人,下滑至107學年度的7.1萬人,碩博士畢業生則從99學年高峰2.9萬人下滑至2.5萬人;根據教育部的研究,此趨勢恐怕在未來十年都難以逆轉。
事實上,少子女化議題存在已久,生源數減少對國內高等教育的衝擊在近年也陸續浮現,不只是後段班大學面臨招生困境,多個頂尖大學系所的博士班招生不足也似有常態化的跡象,致使許多重要的研究無以爲繼,而業界也爲無法獲得充足的人才所苦。儘管近期政府宣佈三大投資方案已突破兆元大關,但政府似乎忽略了產業發展的核心需建立在充足的人才供應之上,攸關我國未來科研與產業發展的總體人才戰略至今仍付之闕如。
我們呼籲,行政院應儘速召開人才發展會議,以我國欲發展的關鍵科技項目與產業願景藍圖作爲上位目標,通盤檢視未來我國可能面臨的人才缺口並擬定具體行動方案。蔡總統就職演說時曾表示,臺灣要成爲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就必須匯聚和培育更多的人才,期待行政部門能理解此議題的迫切性,並積極迴應蔡總統的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