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亦師亦友導學關係(師說)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孫太懷
研究生教育承擔着培養高素質人才和促進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雙重使命。作爲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亦師亦友的導學關係對研究生成長和導師事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近年來,導學衝突、導學矛盾偶有發生。在研究生教育規模擴大的背景下,如何立足導學關係,構建符合研究生成長需求的導學思政體系?
做好“加法”,疊加思政合力。在以往的思政工作體系中,師生是相對獨立的,而導學思政架起一座橋樑,讓師生能夠在共同的場域中溝通交流。我們開設“薪火相傳”導學相長輔導員工作室,培育“好導師公開課”“畢業答辯硬核指導”等導學思政品牌活動,定期邀請導師參與輔導員工作坊……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讓思政育人取得了“1加1大於2”的效果。
做好“減法”,縮短師生距離。事實證明,導學之間關係越近,導學互動效果越好。我們推進“燭光導航工程”,組織學術導師走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爲研究生提供個性化發展指導;開展“溫馨行動季”活動,對研究生開展全覆蓋談心談話等,讓導師和學生走近彼此、打開心扉、深入交流、增進感情。
做好“乘法”,激發成長動力。導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我們鼓勵師生走出實驗室、走進實踐場域,增強導學互動。推出“揭榜掛帥”學科實踐專項,要求指導教師全程帶隊,在師生協作中助力地方解決改革發展難題,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國情民情。
做好“除法”,紓解導師壓力。良好的導學關係要求導師深入瞭解每一位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在各方面有效引導學生。學校一方面推出“智慧研工”平臺,提高導師日常管理效率,並在學生評價等方面提供數據支撐;另一方面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合理控制導師每年招生人數及在讀研究生總數,鼓勵導師有針對性地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
圍繞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和研究生成長髮展規律,我們將繼續探索導學思政建設,活用“加減乘除”法則,培育更加豐富多元的研究生育人微環境,促進研究生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作者爲武漢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本報記者丁雅誦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