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網紅律師不能走“法外狂徒”之路
江德斌
近年來,不少律師通過網絡直播連麥諮詢走紅,有的直播間“高產”了一個個情節離奇曲折的案件,讓衆多網民直呼“離譜”“炸裂”。這些真人連麥進行法律諮詢的直播間,事情都是真的嗎?連麥者又是何人?近日,記者調查並對話了多個運營團隊,發現在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的現狀下,一些律師爲了流量、吸粉“劍走偏鋒”,編劇本、僱水軍、找麥手,成了他們直播的“必選項”。
法律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最講究嚴謹、真實,容不得虛假。律師身爲法律專業人士,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和執業經驗,知曉律師職業道德規範,更應該以身作則,堅守法律和職業道德的底線,通過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和服務,爲粉絲解決法律問題,贏得網友的信任和尊重。
網紅律師公然弄虛作假的做法,不僅違背了律師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損害了個人形象和聲譽,網友也無法獲得真實、準確的法律信息,破壞法律諮詢服務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而且,部分網紅律師的“法外狂徒”行爲,還會誤導網友。一些網友在觀看了離奇案件後,可能會對法律產生誤解,進而產生模仿心理,不僅不利於法律知識的普及和傳播,還可能誘發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平臺應加強法律內容的管理,建立嚴格的法律內容審覈機制,可邀請專業法律人士入駐把關,對網紅律師發佈的直播內容進行審覈,確保其符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要求。對於涉及虛假宣傳、編造案件、誤導觀衆等違法違規行爲,平臺應及時採取措施予以刪除或下架,對多次違規者降流、封號。
同時,爲了避免網紅律師犯錯,需要加強引導工作,鼓勵網紅律師利用社交媒體普法,提供法律諮詢,但應恪守界限,避免過度商業炒作。律師協會應定期組織職業道德培訓,強化律師對法律職業責任的認識,通過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讓律師深刻理解違反職業道德規範的嚴重後果。司法部門和律師協會應合作,對網紅律師加強監管,確保其言行符合法律規範和職業道德要求,對屢教不改者,可依法吊證、除名,納入“黑名單”,實施行業禁入。
(作者系盤石全球新經濟平臺研究院研究員)